比特幣(BTC)自上週五觸及 80,600 美元(約新台幣 107 萬)低點後反彈,並於週一穩守 86,000 美元(約新台幣 115 萬),為本週開盤奠定相對穩定的基礎。此次回升出現在傳統金融市場謹慎開局的背景下,尤以美國美元指數(DXY)表現強勁、重新站上 100 水準,創下 6 個月以來新高。
根據 CNBC 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上週公佈的美國 11 月非農就業數據(Non-Farm Payroll, NFP)遠優預期,為市場帶來新的不確定性。實際數據顯示,上月新增非農就業為 11.9 萬人,遠超市場原先預估的 5.3 萬人,突顯美國勞動市場依然強勁,進而削弱市場對聯準會(Fed)即將降息的押注。
儘管如此,市場對降息的期待仍未完全消散。根據 CME 集團的 FedWatch 工具,截至目前,市場預估聯準會將於 12 月降息 1 碼(0.25%)的機率高達 78.9%,相較一週前的 44%大幅上升。紐約聯準銀行總裁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在上週五指出,相較通膨,勞動市場疲弱才是更大風險,間接暗示貨幣政策可能轉向。但波士頓聯準銀行總裁蘇珊·柯林斯(Susan Collins)則持保留態度,折射出聯準會內部態度仍存分歧。
雖然比特幣短線回穩,不少分析師對其後市仍持審慎見解。有觀點認為,此輪反彈可能只是“假性突破”,並非長期趨勢反轉的訊號;另有分析指出, 比特幣與黃金的相對價值比(BTC/Gold Ratio)依然在結構性下行趨勢中,顯示加密市場底氣不足。
評論:此次比特幣反彈既可能為對技術面支撐的自然反應,也可能反映出市場在宏觀經濟壓力下求穩的心理。在美元強勢與政策不確定性交織的此刻,比特幣能否續創新高,仍需觀察外部市場走勢與潛在的監管政策變化。
目前市場關鍵詞包括:比特幣(BTC)、美元指數(DXY)、非農就業數據(NFP)、 BTC/Gold 比率、聯準會政策。投資者應在短線行情波動中,格外關注通膨數據與央行動向,以判斷風險與機會並存的新市場格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