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礦業生存壓力加劇,報酬率持續下滑
比特幣(BTC)礦業正面臨嚴峻挑戰。根據 The Miner Mag 最近的報告指出,截至 10 月,比特幣網路的總運算力(Hashrate)創下歷史新高,達到 1.16 ZH/s(Zetta Hashes per second)。與此同時,幣價卻於 11 月初跌至約 81,000 美元(折合新台幣約 108 萬),令開支增加、收入卻下滑,對礦工而言可謂「雙重打擊」。
報告指出,評估礦業報酬的關鍵指標——「每單位算力收益(Hashprice)」目前已跌破 35 美元(約新台幣 47,250 元),遠低於上市礦業公司的平均水準 45 美元/PH/s(約新台幣 60,750 元)。部分礦工甚至已跌破盈虧平衡點,經營難度急遽升高。
此外,機器投資的回收期(ROI)現已延長至超過 1,200 天,加上全球高利率環境推升融資成本,使礦業公司面臨更大的財務壓力。儘管礦工們不斷尋求化解困局的策略,但短期內若幣價無法回升,競爭卻日益激烈,整體產業將進一步挑戰生存極限。
面對這場「報酬率背離(Hashrate 飆升 vs 幣價下跌)」的窘境,礦業公司正嘗試透過導入節能技術、將資料中心遷往低電價地區等方式進行成本優化。評論:若當前趨勢持續,市場恐將由具備資本與技術優勢的大型礦工主導,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勢必進一步收縮。
根據這份報告,比特幣鏈上競爭已進入新階段,未來礦業營運的關鍵,將在於如何取得穩定且便宜的能源資源。同時,隨著設備回本期拉長,業者也應考慮發展幣外收益途徑,以降低純挖礦依賴風險。
資料來源:The Miner Mag,報導時間為 10 月(當地時間)
關鍵詞:比特幣、Hashrate、挖礦收益、Hashprice、礦工、盈利門檻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