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黃金投資擁護者、同時也是長年批評加密貨幣的彼得·希夫(Peter Schiff),近日首次對自己的立場出現鬆動。他在一則比較比特幣(BTC)與黃金過去十年報酬率的貼文中坦言,「如果當初買了比特幣,現在我會富有得多。」不過,他仍然堅持對「黃金」的信仰,並強調並不後悔沒有投資比特幣。
根據 Bloomberg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希夫在個人 X(前身為 Twitter)帳號上表示:「我現在生活無虞,也不認為金錢是人生的全部。大家不需要替我感到遺憾。」這番話是一位長期抨擊比特幣,將其視為「純粹投機工具」的傳統派投資人,罕見對加密資產做出正面允許。
數據顯示,比特幣過去十年的報酬率超過 28,000%,但黃金同期僅上漲約 266%。這樣的對比在加密貨幣圈普遍被解讀為「毫無懸念的勝利」。不過,希夫仍堅稱黃金才是真正的「價值儲存工具」,並無意轉向擁抱數位資產。
在希夫發表言論之際,被用來衡量比特幣與黃金相對價值的「比特幣對黃金比率」也出現顯著波動。過往「1 BTC = 25 盎司黃金」常被視為心理支撐底線,近期該比率卻跌破 20,甚至被分析指出有可能進一步下探至 13。一些 Bloomberg 分析師將這區間稱作「不祥的 13」(Unlucky 13),預警比特幣可能再下跌 30%。
如果未來數週比特幣出現短期修正,將有機會為希夫多年來強調的「高度波動性」觀點提供佐證。反之,若比特幣逆勢回彈,與黃金之間的「報酬落差」將繼續擴大。
儘管如此,希夫仍重申「沒有絲毫後悔」。他罕見的發言也被市場解讀為一種觀念上的讓步,顯示即使是傳統資產擁護者,也難再忽視加密資產的長期表現與市場地位。評論:這或許象徵著傳統與數位資本世界之間拉鋸戰出現轉向的裂縫。
關鍵詞:比特幣、黃金、彼得·希夫、比特幣對黃金比率、Unlucky 13、不穩定性、價值儲存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