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在全球加速推行,引發對金融監管加強的擔憂。儘管歐洲與美國在推動 CBDC 政策上出現明顯分歧,但其可能帶來的對金融資料與個人儲蓄的干預,正逐漸演變為政治與社會層面的爭論焦點。
CBDC 是由國家發行,並以法定貨幣的價值作為擔保的數位資產,通常運行在中央管控的私有區塊鏈上。這類數位貨幣與主打「去中心化」的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等加密貨幣在本質上截然不同。
根據 Cointelegraph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舉辦的 X 空間(X Spaces)直播中,英國政策智庫「比特幣政策 UK」共同創辦人暨財經分析師蘇西·維奧萊特·沃德(Susie Violet Ward)表示,CBDC 是「貨幣武器化」的最純粹形式。她指出,中央銀行有可能藉由程式化的數位貨幣追蹤與限制人們的消費行為,對個資造成嚴重侵害。
沃德進一步警告,CBDC 可能針對使用者的消費行為設定「使用期限」。若儲蓄未在指定時間內用盡,可能自動失效,甚至只能在特定產業或商家消費。她批評道:「他們能夠透過貨幣本身掌控你的每一個行為。」
此外,CBDC 被比喻為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小說《一九八四》中的極權監控工具。沃德表示:「就連歐威爾本人都沒料到,未來竟會出現能被完整編程的貨幣。」她認為當前情勢幾近一場科技式反烏托邦,進一步顯示政府未來可能藉 CBDC 除了掌握經濟資料,更有潛力對思想與言論自由進行間接限制。
評論:此番言論凸顯「CBDC」與「隱私權」、「自由市場」、「民主監督」等核心價值間的衝突。儘管 CBDC 被部分國家視為追求支付效率與貨幣穩定的解方,但政策設計若未充分考慮公民自由,恐將變成數位監控的工具。
另一方面,川普總統最近在競選活動中再度明確表態,全面反對推行中央銀行數位貨幣。他強調,CBDC 是對美國人金融自由的重大威脅,未來進入白宮後將「徹底封殺」此類政策。相對而言,歐洲央行(ECB)建設性推進數位歐元的技術與監管準備,展現分歧鮮明的政策態度。
隨著 CBDC 推出腳步加快,其對全球資本流動、個人金融隱私及民主制度的潛在影響將持續成為國際輿論與政策討論的焦點。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