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ETH)最近在解除質押(Unstaking)機制上出現前所未有的擁堵狀況,引發社群高度關注。根據 The Block 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目前以太坊網路中有超過 80 萬枚以太幣(約合新台幣 5,100 億元)正在排隊等待提領,而完成出金可能最長需要長達 14 天。這主要源自於驗證者隊列(Epoch Limit)已達飽和,導致整體網路出現運作瓶頸。相關分析與觀點也隨之湧現。
以太坊採用一種稱為「Epoch」的時間機制作為驗證者參與區塊生成的單位,每次大約為 6.4 分鐘。根據以太坊的設計,每個 Epoch 只能處理固定數量的質押與解除質押請求,當出金需求過高時,將導致系統出現排隊積壓,直接反映為延後提款處理。此次等待高峰,形同考驗整個質押系統的韌性與應變能力。
不僅是解除質押受阻,目前仍有約 37.4 萬枚以太幣(約合新台幣 2,590 億元)正在等待新加入質押。而這一部分的等待時間也已拉長至平均約六天,可見相關壓力已全面蔓延至整個質押網路。
根據 RedStone Oracle 聯合創辦人 Marcin(馬爾辛)分析,本次解除質押潮的導火線之一,是波場(TRX)創辦人孫宇晨(Justin Sun)先前從去中心化借貸平台 Aave 上大規模提領價值約 6 億美元的以太幣。這起事件讓 ETH 借貸利率快速上升,也使得以「LST(流動性質押代幣)」為基礎的 DeFi 迴圈策略難以維持過往收益,導致不少資金紛紛退出。同期,stETH 與 ETH 之間的價格差一度擴大至 0.3%,進一步反映市場短期內流動性不穩。
此外,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期針對質押行為與 LST 的監管立場釋出利多消息,明確表示不會將其視為證券。這促使部分投資者提前調整資產布局,為即將推出的 ETH 現貨質押 ETF 做準備,同時也帶動部分長期質押者趁著以太幣接近歷史高點——4,891.70 美元——選擇獲利了結。
評論:本輪解除質押潮並非單純的技術性排隊問題,更牽涉到整個以太坊生態布局與機構策略轉變。隨著宏觀政策刺激、ETF 上市預期升溫,以及 LST 產品結構性的風險暴露,專家普遍擔憂若流動性進一步緊縮,將可能對整個以太坊網路的穩定性與擴展性構成挑戰。
總體而言,以太幣作為僅次於比特幣(BTC)的加密資產,其「質押賺取收益」的模式雖然早已廣泛採用,然而此次事件卻再一次突顯出此類架構在高壓環境下的瓶頸,也讓市場重新思考流動性質押代幣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模型的長期可行性與穩健性。尤其在 ETF 等制度性創新即將到來的時點,這波解除質押壓力無疑為產業敲響警鐘。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