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羅幣(Monero, XMR)近日遭遇外部礦工勢力發動的疑似「經濟性攻擊(economic attack)」,導致區塊鏈出現重大的技術異常。根據 24 日(當地時間)的多家媒體報導,門羅幣主鏈在過去 24 小時內共有 60 個區塊被標記為「孤兒區塊(Orphaned Blocks)」,引發社群對於鏈穩定性與安全性的深切關注。
根據門羅幣共識狀態板(Monero Consensus Tracker)的統計,最近 720 個區塊之中約 8% 並未被主鏈採納,即使這些區塊本身具有有效性。這類「孤兒區塊」通常是礦工在幾乎同時產出區塊的情況下,僅有一個區塊會被網路認可,其餘則遭系統遺棄。
這次技術異常被認為與 Qubic 網路相關礦工集團有關。據了解,該勢力集中算力挖掘門羅幣,透過出售所得的 XMR 資金回補 Qubic 代幣,最終再進行「銷毀(burn)」操作以取得 Qubic 獎勵。這種挖礦模式類似所謂的「自私挖礦(selfish mining)」,攻擊者藉由延遲釋出已挖出的區塊,試圖在鏈上佔據優勢地位,進一步壓縮誠實礦工的收益與參與空間。
評論:這種利用外部代幣機制套利的行為,不僅削弱了門羅幣網路的安全性,還突顯了 PoW 鏈在面對自私挖礦等行為時的脆弱性。若一方長期佔據過高的算力,比特幣和門羅幣等隱私幣可能都將面臨類似風險。
在自私挖礦狀態下,誠實礦工所產出的區塊更容易進入被棄用的狀況,也導致整體網路效率急遽下降。目前門羅社群已展開針對共識機制與抗攻擊性設計的討論,避免未來再度發生類似攻擊。
此次情勢也引發業界關於「門羅幣是否面臨 51% 攻擊風險」的討論。換言之,若攻擊者控制過半算力,將可能重組區塊鏈、使交易無效或重覆支付。
截至撰稿時,門羅幣(XMR)價格報 247 美元,較前一日下跌 8.6%,從 276 美元明顯回落。這一跌幅反映市場對鏈穩定性與技術風險的敏感反應。
有專家指出,這起事件敲響了警鐘。即便是強調匿名性與抗監控的加密貨幣,也無法完全抵禦基於經濟誘因的鏈外攻擊。現階段門羅幣生態系統甚至隱私幣市場,都應重新檢視其安全模型與共識演算法的抗性設計。
關鍵詞:門羅幣、XMR、自私挖礦、Qubic、孤兒區塊、經濟性攻擊、51% 攻擊、隱私幣安全性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