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Ledger 技術長 Charles Guillemet(夏爾·基耶梅)的說法,隱私幣代表之一的門羅幣(XMR)近期遭遇一場「成功的 51% 攻擊」,目前攻擊者已能實質控制其區塊鏈網路,引發社群與投資人高度關注。
夏爾·基耶梅於 24 日(當地時間)在 X 發文指出,目前有人透過較高的挖礦「哈希率」控制門羅幣主網,並可實行區塊鏈重組、交易審查及雙重支付等操作。他直指攻擊的主體為中小型項目「Qubic」,據 CoinMarketCap 數據,其市值約為 3 億美元。但憑藉彙集多名礦工的運算能力,現已對門羅幣網路構成實質威脅。
門羅幣是自 2014 年啟動的知名「隱私型加密貨幣」,以匿名性與「審查抵抗」為核心特色,但也因難以監管,曾被多家中心化交易所下架,也成為各國政府監管目標。此次 51% 攻擊被認為再度凸顯門羅幣的「結構性缺陷」。
夏爾·基耶梅指出,Qubic 疑似是從數月前便開始逐步擴張其哈希率,近日甚至出現區塊鏈重組的跡象。他補充道,攻擊者若想維持一天的網路支配,大約需投入 7,500 萬美元,但隨著其他礦工退場,Qubic 最終可能成為「唯一的門羅幣礦工」。
他強調:「若未能即時應對,Qubic 有可能全面接管門羅幣網路,屆時將難以復原。」而在消息曝光後,門羅幣(XMR)的價格也應聲下跌 13%,反映市場憂慮。
評論:這起事件對於以「去中心化」、「隱私保護」為核心價值的加密貨幣發出重大警訊,也說明即便是歷史悠久的隱私幣,也難以完全避免 51% 攻擊的風險。分散的礦工結構與透明的治理架構,仍是區塊鏈安全穩定運行的關鍵。
此次攻擊不僅影響門羅幣本身,其對整體「隱私幣」與「小眾加密貨幣」的信心,也可能帶來深遠的連鎖效應。對監管機構而言,這類事件也將是監管討論的重要素材。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