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Bybit 的資安研究團隊 Lazarus Security Lab 於 25 日發布的最新報告,他們在 166 個區塊鏈網路中發現,有多達 16 條鏈具備可對使用者資金進行凍結或限制的「技術性功能」,這一發現對強調透明性與「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產業構成重大衝擊。
報告指出,這些鏈當中部分項目一開始便有意內建凍結能力,或設計上允許日後透過「軟體更新」輕易加入該功能。具體來說,包括幣安支持的 BNB 鏈在內,報告警示共有 16 條區塊鏈於「協議層級」中嵌入了凍結機制。Lazarus Security Lab 強調,分析過程結合 AI 自動掃描與人工作業,提升偵測準確度。
另外,報告還將 Cosmos(ATOM) 列入 19 條「具備潛在凍結能力」的網路名單,這些區塊鏈雖然當前尚未實作該功能,但僅需進行小規模協議升級即可啟用。這也意味著,一旦網路治理機制允許,未來實施「資產審查」的可能性將大幅上升。
報告將這些中止資產功能歸納為三種類型:
1. 以原始碼方式嵌入「公開黑名單」的凍結機制
2. 透過設定檔啟用「私有黑名單」的控制方法
3. 使用鏈上智慧合約實現的凍結功能
Lazarus Security Lab 表示,這三種方法皆運作於「協議層面」,能在不需外部授權的情況下,單方面阻斷特定錢包地址的資金轉移。
「評論」:此報告揭示一項值得警惕的趨勢,即部分區塊鏈專案雖打著「去中心化」旗號,實則允許中心化凍結與控管的機制存在。對於開發者與投資者而言,這正是一個重新審視區塊鏈結構透明度與潛在風險的契機。
關鍵詞:區塊鏈、凍結功能、協議層級、Lazarus Security Lab、去中心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