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於 1 日(當地時間),主打隱私保護的加密貨幣「門羅幣(XMR)」近期遭遇來自特定礦池的「經濟性攻擊」,猛烈衝擊其生態系統去中心化的核心價值,引發社群激烈反彈。此次爭議的主角,是由 Iota 共同創辦人謝爾蓋·伊萬切格洛(Sergey Ivancheglo)主導的項目「Qubic」,該礦池企圖壟斷門羅幣網路的算力,引發廣泛關注。
根據礦池統計平台 MiningPoolStats 資料顯示,Qubic 一度躍升為門羅幣全網算力最大礦池,但隨著社群強力動員分散算力,該礦池目前已跌至第七名。此次反擊被視為門羅幣社群成功捍衛網路「去中心化」的一個典範案例。
Qubic 官方在其部落格中聲稱,其運作方式是鼓勵使用 CPU 挖礦門羅幣,並將所得回流支持 Qubic 生態發展,例如回購及銷毀 Qubic 自家代幣。該團隊強調:「Qubic 挖礦者實際上是在執行具市場價值的任務,而非空轉的計算,這將有助於鞏固 Qubic 的經濟體系。」
然而,Qubic 領導人謝爾蓋·伊萬切格洛近日更在社群平台 X 上公開表示其對門羅幣網路的掌控意圖,指稱一旦 Qubic 掌握足夠高的網路算力,將「拒絕承認來自其他礦池所產出的區塊」。這一中央控管式的策略,明確表達其試圖主導門羅幣網路的企圖。
評論:Qubic 的行為已超出正常挖礦範圍,更像是對區塊鏈網路治理的挑釁。過度集中化不僅削弱區塊生成的公正性,也可能破壞門羅幣最核心的「隱私」訴求。
目前,加密貨幣社群普遍將 Qubic 的行動視為對門羅幣「去中心化」與「治理機制」的嚴重威脅。多位專家呼籲門羅幣這類注重隱私的區塊鏈網路,應設置更嚴謹的共識與監督機制,以因應類似的濫用行為。Qubic 此次事件不啻為一場警鐘,也再次凸顯在去中心化場域中,社群自治力量的重要性。未來門羅幣社群如何應對此等「算力集中化」嘗試,勢將決定其去中心化理念能否延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