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近期雖面臨價格波動,但其核心網路基礎仍展現出強勁韌性。根據鏈上指標與市場數據分析顯示,挖礦活動持續活躍,機構資金同步回籠,顯示網路健康度依然穩健。
根據區塊鏈分析師João Wedson於 12 日(當地時間)發表的觀察指出,「哈希率動能指數(Hash Rate Momentum Score)」顯示比特幣網路狀態仍屬強勢。該指標綜合7日與30日的哈希率變化(分別占比30%與70%),再結合90日移動平均線,不僅反映短期與長期挖礦趨勢,也有助於辨識礦工信心變化。
João指出,該指數目前持續維持正值,且移動平均線呈現上升趨勢,意味著礦工仍對比特幣網路抱有高度「信任」。他亦補充,若該指標出現明顯下行,可能象徵礦工「投降」的臨界點,是投資人應密切關注的變化訊號。
除了鏈上數據展現正面動能,市場機構需求也有回溫跡象。根據數據平台 SoSoValue 11 日(當地時間)統計,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單日資金「淨流入」高達5億2,400萬美元(約新台幣703億),創下自 10 月 7 日以來的新高。
其中,貝萊德(BlackRock)旗下 iShares 比特幣信託(IBIT)吸金最多,單日流入2億2,420萬美元(約新台幣301億),Fidelity 的 FBTC 則以1億6,580萬美元(約新台幣223億)居次。ARK Invest 與 21Shares 合作發行的 ARKB 流入約1億200萬美元(約新台幣137億),灰階(Grayscale)與 Bitwise 分別為2,410萬美元(約新台幣32億)與727萬美元(約新台幣10億)。
根據鏈上數據平台 Glassnode 分析顯示,比特幣目前交易價格介於10萬600美元至10萬8,500美元(約新台幣1,350萬至1,450萬)之間,該區間亦為歷史上重要的「成本基準帶(Cost Basis Range)」,曾多次作為支撐或壓力轉折區。未來若價格突破此區間,將可能出現明確的趨勢反轉。
此外,分析師也關注比特幣是否守住「365日移動平均線」關鍵技術線位。此均線過去曾是長期「支撐」的核心依據,若失守可能重演 2022 年中期的「暴跌危機」,當時比特幣從高位大幅回落超過66%。當前短期與長期均線逐漸靠近「死亡交叉(Death Cross)」狀態,市場氣氛顯得謹慎與不安。
「評論」部分專家提醒,歷史經驗也顯示類似技術訊號有時反而是「牛市啟動」徵兆,呼籲投資人不宜過早下定論。有中期預估指出,若比特幣回調修正後,可能於 2026 年 10 月見到底部區間,價格落在3萬8,000美元至5萬美元(約新台幣5,100萬至6,700萬)之間。
綜合觀察可見,比特幣核心網路展現「高度穩定性」,即便面對價格波動,其鏈上活動與資金流仍維持強勢格局。未來走勢判讀應結合長期趨勢、機構參與與礦工行為,從「宏觀視角」以更審慎的策略看待加密市場變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