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於 13 年前經歷首次「減半」事件,當時的每區塊獎勵由 50 顆比特幣減為 25 顆。經歷四次減半後,獎勵已縮減至 3.125 顆。隨著挖礦報酬不斷降低,比特幣挖礦市場已逐步邁向工業化,大型挖礦企業成為主導。不過,近來也有不少個體礦工重返市場,帶動產業出現多元化趨勢。
根據 Cointelegraph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刊出的專訪中,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Bitfinex 分析師指出,在大型礦場主導市場的同時,技術進步與挖礦池效率提升,也讓部分小規模礦工得以借助「利基策略」與「客製化方式」重新進軍市場,展現出不同的競爭力。
特別是到了 2024 年,比特幣挖礦市場相較去年變得更具技術性與競爭性。根據數據,全球網絡總運算力(Hashrate)早在去年 8 月就突破 1 ZH/s(Zetta Hash 每秒),象徵挖礦效率大幅攀升。這項變化與頂尖礦機如螞蟻礦機 Antminer S21 系列開始大量商用,以及大量資本的投入密切相關。
Bitfinex 分析師補充指出,「2025 年的比特幣挖礦市場相較前一年將更加先進、專業與地理多元,但伴隨而來的是更激烈的競爭與高波動性。」
評論:根據過去幾次減半週期觀察,大型礦業者確實擁有較穩定的資源與優勢,但個人礦工若能靈活掌握電費差距與伺機加入礦池,仍有機會在高效率環境中突圍而出。
由於比特幣的供應機制設計,每次減半都將使新的貨幣供應速度減緩,這意味著提供報酬的比特幣愈來愈少,實際上讓「經濟規模」更為重要,導致產業資源向大型礦業公司集中。不過小型礦工的回歸,顯示出市場仍保有應變彈性與潛在新平衡點。
最後,對個體礦工而言,策略性的地點布局與挖礦池選擇,再配合省電設備與時間點營運,或許將成為突破規模劣勢的關鍵。
關鍵詞:比特幣(BTC)、減半、挖礦、Hashrate、Bitfinex、個體礦工、螞蟻礦機 Antminer S21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