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TokenPost 的報導,近期法國成為「扳手攻擊(Wrench Attack)」的重災區。這是一種針對加密貨幣持有者的實體暴力犯罪,包含綁架、折磨、威脅等手段,目的在於強迫受害者交出個人金鑰或硬體錢包。
根據加密錢包公司 Casa 的資訊安全長詹姆森·羅普(Jameson Lopp)指出,目前全球約四分之一的扳手攻擊事件發生在法國。儘管區塊鏈技術本身提供高度安全性,但犯罪分子為規避數位防護措施,正越來越傾向以極端手段直接對人發動攻擊。
今年初,最震驚業界的案例之一,發生在硬體錢包製造商 Ledger 的聯合創辦人大衛·巴朗克(David Balanque)身上。巴朗克與其妻子在法國比耶爾宗(Vierzon)附近遭持槍歹徒綁架,歹徒勒索金額高達 1,570 萬美元(約新台幣 5 億元)。法國警方展開為期約 60 小時的行動,成功營救人質,並逮捕五名嫌犯。
5 月又接連發生兩起重大案件。一宗案件中,一位知名加密貨幣創辦人的父親遭歹徒綁架並施以電擊酷刑,犯罪集團勒索的贖金金額數以百萬歐元計。幸好在警方及時出動下,受害人平安獲救,嫌犯也隨即被逮。
另一起則是發生在巴黎市區,一群蒙面歹徒偽裝成快遞員,企圖綁架加密交易所 Paymium 執行長的女兒與孫子。所幸家人與鄰居及時發現異狀,成功阻止行動。該案件在住宅區白天發生,震驚當地社群。
6 月,巴黎郊區也傳出一起個人投資人遭綁事件。一名 23 歲男子外出購物時失蹤,歹徒隨後威脅其合夥人交出裝有硬體錢包與現金的手提包。
此外,近期還有六人因企圖綁架一名加密投資人未遂而被捕,其中竟有兩人為未成年人。這些事件顯示,法國境內與加密資產有關的暴力犯罪不論在「數量」或「手法」上都急劇升級。
評論:雖然加密貨幣系統的數位安全性不斷提升,但「人」仍是最脆弱的環節。法國的案例突顯出在真實世界中,持幣者仍面臨高度風險。針對這些威脅,全球監管機構應加強對加密資產保管方式的指引。
為保護手中資產,專家建議高資產持有者可考慮「多重簽章(multi-sig)錢包」、資產「分散存放」、或使用專業的「資產保護服務」。同時,避免在人際關係或網路上過度暴露自己持有加密幣的資訊,也是一項重要防範措施。
詞:扳手攻擊(Wrench Attack)是指犯罪者直接對個人施暴,藉由身體恐嚇或襲擊,逼迫對方交出加密錢包密鑰,屬於實體犯罪,並非傳統駭客行為。
詞:硬體錢包(Hardware Wallet)為一種與網路隔離的裝置,類似 USB,專門用來安全保存加密貨幣,是冷錢包的一種。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