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TokenPost 的報導,於 11 月 26 日(當地時間),比特幣(BTC)曾一度飆升至 91,950 美元,約合新台幣 1,343 萬元。隨著市場處於「技術性轉折點」,加上挖礦收益惡化與礦工壓力上升,分析指出比特幣可能進入價格調整階段。
加密貨幣研究公司 Capriole Investment 指出,目前比特幣的平均「挖礦成本」為 83,873 美元(約新台幣 1,226 萬元),若以「電費成本」計算,其單位價格則為 67,099 美元(約新台幣 981 萬元)。雖然比特幣現價略高於上述成本,但礦工的利潤空間已大幅收窄。
目前比特幣礦工平均出售價格為 87,979 美元(約新台幣 1,285 萬元),扣除成本後的「利潤率」僅為 4.9%,達到本輪週期以來的最低之一。雖然目前挖礦難度(Hashrate)創下歷史新高,但單位算力利潤(Hashprice)卻持續下滑,分析指出,部分礦工可能面臨撤出台場的風險。
不過,有專家認為,挖礦利潤承壓不見得是一項「負面信號」。隨著低效率礦工遭到淘汰,系統將進行「難度調整」,有助於緩解供應壓力,為價格提供穩定支撐。歷史上也曾出現類似情況,比特幣在類似的階段筑底完成,進而展開下一波上漲趨勢。
另一方面,鏈上關鍵指標「動態 NVT 比率(Dynamic NVT Ratio)」正跌破歷史低檔,這被視為過往牛市起漲前常見的訊號之一。「動態 NVT 比率」反映網路價值對交易量的變動,通常暗示資金正流向長期囤幣用途;不過也可能代表下修階段尚未結束。
目前比特幣仍徘徊在挖礦臨界成本範圍內,市場關注其是否能於高成本結構中保持支撐,成為年底收官行情的重要變數。
評論:隨著比特幣接近關鍵挖礦成本,礦工壓力與長線資本交錯,顯示市場進入盤整敏感期。投資人宜密切關注鏈上訊號與難度調整變化,為潛在趨勢轉折做足準備。
關鍵詞:比特幣(BTC)、挖礦成本、利潤率、動態 NVT 比率、Hashrate、Hashprice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