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The Block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加密貨幣市場近日出現劇烈波動,價值超過 19 億美元(約新台幣 2,641 億元)的加密貨幣衍生品市場出現連環清算,引發市場恐慌。對此,瑞波(Ripple)技術長大衛·史瓦茲(David Schwartz)回應表示,雖未對本次事件的具體成因進行深入分析,但他認為本次崩跌對市場造成的廣泛衝擊不容忽視。
事件始於上週五凌晨,比特幣(BTC)價格突然暴跌,一度觸及 10.2 萬美元(約新台幣 1,417 萬元)低點,迅速引發市場大量高槓桿部位被清算。根據市場數據,短短幾小時內,整體未平倉合約價值便銳減逾 60 億美元(約新台幣 8,340 億元),加劇市場恐慌情緒。許多熱門交易對的資金費率瞬間重設,大量偏多(Long)部位遭強制平倉,推動跌勢進一步擴大。
針對市場一部分聲音指稱某些造市商或大型勢力刻意引發本波跌勢,史瓦茲並未正面回應,但強調此次事件中,市值數十億美元等級的部位瞬間蒸發。他表示:「我未深入探究事件背後的運作結構與起因,但我確實目睹了其對市場的直接衝擊。」
根據數據分析機構 CoinGlass 的統計,本次清算事件中比特幣占比最高,約為 21 億美元(約新台幣 2,919 億元),其次為以太幣(ETH),清算金額達 8 億美元(約新台幣 1,112 億元)。尤其在以太幣試圖突破 4,000 美元未果後,價格遭逢更大技術性壓力,導致整體山寨幣(Altcoin)市場出現兩位數跌幅。
與瑞波直接相關的瑞波幣(XRP)亦未能倖免,一度跌破 2 美元重要支撐位,市值瞬間縮水約 15%。不過隨後在市場對瑞波幣現貨 ETF 核准的正面預期帶動下,價格回升至 2.5 美元附近,部分收復失土,反映出投資人情緒仍有所支撐。
對於此波閃崩的源頭,目前市場上不乏揣測。有觀點認為,交易所幣安與 Hyperliquid 之間的潛在摩擦或為成因之一。亦有分析指向美國政府內部資訊提前外洩,或某大型機構(俗稱「鯨魚」)精準押注 6 億美元(約新台幣 834 億元)空頭倉位所致。此外,數種作為抵押資產的穩定幣,例如 USDe、BNSOL、WBETH 陸續脫鉤,引發連鎖清算效應,也被市場視為引爆點之一。
評論:本次事件顯示出加密衍生品市場深層的「系統性風險」,不僅源於槓桿使用過度,也暴露了現行機制在臨界情況下缺乏緩衝空間。
史瓦茲則呼籲業界應關注事件波及層面與對投資人的實際損失,而非單一責任追究。他表示:「我們需要的不僅是追查肇因,更重要的是審視市場制度的脆弱處,並共同尋求修復與重建之道。」
這場被部分社群稱為「加密界黑色星期五」的事件,揭露了市場高度依賴槓桿操作與自動清算機制可能帶來的非理性波動。在震盪未歇的局勢下,市場參與者亟需提高風險意識,做好應對未來高波動行情的準備。
關鍵詞:加密貨幣、衍生品市場、比特幣、以太幣、瑞波幣、清算、槓桿、XRP、David Schwartz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