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貨幣市場於 11 月 5 日出現全面下跌、各大「山寨幣」紛紛錄得兩位數跌幅之際,一款名為「莫門特幣(MMT)」的新興代幣卻逆勢上漲,以單日飆升 160% 的驚人漲幅吸引市場目光。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該幣種因獲「幣安(Binance)」同步支援多項交易功能而引起熱議。
莫門特幣當天同時上線於幣安的「簡易買幣(Simple Earn)」、「幣購(Buy Crypto)」、「轉幣平台(Binance Convert)」以及「保證金」與「永續合約」等交易服務。發佈後不久,MMT 一度突破 4 美元,市值一度超過 8 億美元,成為當日前幾大高頻熱搜幣種。不過,短暫衝高後便迅速拉回,目前交易價格已回落至約 1.16 美元,儘管如此,單日漲幅仍高達 160%。
這一波行情顯示,「主流交易所」對新幣的支援,可為項目注入關鍵的「流動性」與「認知度」。除了幣安外,包括 Upbit、OKX、LBank 在內的多間主要交易所也同步上架該代幣,引發市場強烈關注。不過,這種極端的行情波動,也引發不少質疑聲浪。
評論,X(原推特)用戶「Honey」在平台上指出,MMT 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加密貨幣詐騙事件」,他聲稱 MMT 推出當日即引發高達 1 億 1,400 萬美元的強制平倉規模,遠高於同期比特幣(BTC)所引發的 5,600 萬美元清算額。Honey 並補充,有部分「巨鯨投資者」於此過程中,單筆損失達 5,000 萬美元。
評論,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證明 MMT 為「詐騙幣」,但此種「劇烈波動」確實容易造成投資者財務重大損失,值得提高警覺。
另一方面,幣安也在當天進行了部分現貨「交易對」整理,共計下架 INIT/BNB、IOTX/BTC、PEOPLE/BTC 等六組交易組合。不過,由於這些組合並非代表原幣種完全下市,因此市場反應相對平淡。評論,這顯示市場對「幣種本體是否持續上市」遠比單一交易對的調整更為敏感。
事實上,早在 10 月底,幣安就曾終止 Flamingo(FLM)、Kadena(KDA)、Perpetual Protocol(PERP) 等代幣的特定交易功能,導致相關幣種短線重挫。其中 Kadena 後續更因 KDA/USDT 永續合約終止,加劇賣壓。
總體而言,MMT 上市的戲劇性表現再次驗證了「主流交易所支援」對加密貨幣價格的推升力道;然而,這也提醒市場參與者,在面對如此高波動性資產時,應保持審慎評估,避免盲目追高而承擔重挫風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