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監管機構共同發表現貨加密貨幣規範指引,促進創新並強化合作
根據 Bloomberg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與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聯合發布針對國內「現貨加密貨幣」市場的規範合作方針。此舉呼應總統數位資產工作小組提出的建議,意在促進區塊鏈創新於美國本土發展,並強化監管透明度。
SEC 與 CFTC 在聲明中明確指出,國內外的註冊交易所若要上架具備槓桿或保證金功能的「現貨型加密資產商品」,現行法律並不禁止其操作。此政策釋出後,美國本地包括證券交易所(NSE)、指定合約市場(DCM)及外國交易委員會(FBOT)等平台,將能在既有法律架構下,無需額外制度障礙,即可推出更多元的現貨商品。
此外,兩大機構呼籲市場參與者,在擬推出新型產品前,積極與監管單位直接溝通。聲明中提及:「我們確認 DCM、FBOT 與 NSE 可支援部分現貨加密商品的交易,這類行為在現行法規下並未遭到禁止。」評論:此番表態顯示監管單位不僅著重風險控管,更釋出加強與產業「建設性合作」的公式訊號,對推動制度化改革具有關鍵意義。
另一方面,日本比特幣(BTC)投資公司 Metaplanet(メタプラネット)正加速資金募集計畫。根據其公布內容,24 日在臨時股東大會上已成功取得批准,將進行最多 2.7 億股新發並引入雙重決議權優先股,以優化資本結構。此決策目的為吸引機構與散戶參與,同時避免原股東投票權過度稀釋,為後續擴張操作鋪路。
Metaplanet 計劃透過此次結構調整及新股發行,募集最高 37 億美元(約合新台幣 5,143 億元),專款用以購入比特幣。由於該公司近期頻繁累積比特幣儲備,市場已戲稱其為「東方版 MicroStrategy」。評論:此舉顯示其對長線加密資產投資的高度信心,並意在深化比特幣作為企業資產負債表核心資產的戰略部署。
最後,鏈上安全依然是一大隱憂。根據鏈上安全公司統計,8 月全球加密貨幣資安事件造成損失達 1 億 6,300 萬美元(約合新台幣 226 億元)。近期屢有高資產項目成為駭客攻擊目標,顯示市場動向樂觀之餘,保護風險資產的問題仍待企業與監管機構共同正視。
評論:美國兩大監管機構釋出的新方針,有助釐清「現貨加密市場」的規範灰區,為合法推進商品創新與資產配置立下制度性里程碑,同時亦為產業與合規框架之間打開更多合作可能。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