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韓國媒體《每日經濟》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韓國金融委員會委員長提名人李億元因在書面答覆中對加密資產表達負面立場,引發國內區塊鏈產業激烈反彈。他在回覆國會人事聽證會資料時強調,加密資產「不具內在價值」、存在「極端價格波動」,且「不具備貨幣功能」。
李億元指出,加密資產不同於傳統金融商品如存款或證券,其本質上缺乏實際價值。他表示,由於價格波動劇烈,「難以作為價值儲存或交換媒介」。他的這番言論被視為對加密資產投資與應用的全面否定,引起產業界不滿。
一位韓國本地加密企業高層隨即反駁李億元的說法,批評他忽視了「全球企業與美國機構正逐步將比特幣(BTC)納入戰略儲備資產的趨勢」。該人士強調,「比特幣等數位資產具備區塊鏈技術提供的安全性與傳輸效率,具備明確的數位應用價值」。
評論:李億元的發言凸顯了韓國在面對加密貨幣政策時保守與謹慎的態度。然而,全球主要經濟體正積極導入加密資產與區塊鏈技術,韓國若無法調整監管立場,恐將錯失數位經濟發展良機。
此外,區塊鏈產業界也對李億元即將主導金融政策局勢表達擔憂。有業界代表指出,「如今的加密資產已不再只是投機工具,而是逐步成為全球數位經濟基礎設施的一環。」他們呼籲政府應採取「更具前瞻與中立的政策視角」,推動韓國與國際市場接軌。
加密貨幣、生態系統與監管政策的互動日益密切,在政策制定層面,相關人士的立場與認知將深遠影響未來市場走向與創新發展。未來金融監管機構對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等主要資產的態度,將是觀察韓國數位資產政策走向的關鍵指標之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