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美國加密貨幣 ATM 涉詐騙逾 1.1 萬件,FBI 加強監管追查

美國加密貨幣 ATM 涉詐騙逾 1.1 萬件,FBI 加強監管追查 / Tokenpost

美國加密貨幣 ATM備受監管關注,FBI追蹤詐騙案件近 1.1 萬筆

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與當地媒體近日報導指出,隨著犯罪活動日益仰賴虛擬資產進行交易,美國當局正加緊監管加密貨幣自動販賣機(Crypto ATM)。過往被視為「加密貨幣普及象徵」的這類機器,如今成為洗錢與詐騙的溫床,引發政府與執法機構廣泛關注。

Crypto ATM 最大的特點,是允許使用者無需進行身分驗證,即可購買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等數位資產,或將手中的代幣兌換成現金。由於交易具備高度「匿名性」,長期受到特定社群歡迎。然而,匿名特性也使其成為詐騙集團與犯罪分子的理想工具,引發如 FBI 等機構的強烈警戒。

根據 FBI 公布的統計資料,2024 年迄今已有近 1.1 萬件詐騙案件與 Crypto ATM 有關,造成的總損失金額高達 2.46 億美元(約新台幣 341.5 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幅度顯著。此一趨勢凸顯該技術已從原本的金融創新,變質為犯罪操作的「熱點通道」。

為管控風險,目前已有部分美國城市宣布「全面禁止」Crypto ATM 營運,而各州政府也正研擬限縮這類機器設置數量或設計功能的法規草案。地方監管機關指出,此舉是為了防止詐騙集團透過 ATM 實施身分盜用、投資騙局或針對高齡人士的勒索行為,是必要的預防性措施。

然而,此舉也引起親加密派的政治人物反彈,包括川普總統在內的支持者批評此舉違反數位資產使用自由,並可能對創新產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他們認為,應鼓勵民間自由使用虛擬資產,而非擴張監管。

「評論」:川普等支持者的立場突顯出一種價值張力——在打擊非法金融活動與保護個人數位資產自由間如何取得平衡,將是未來政策走向的關鍵。

不過,執法與金融監理機構明確表示,「防範 Crypto ATM 無序擴張,是重建區塊鏈和加密產業信任的關鍵一步」。這不僅是單純的「金融政策」,更是社會如何接受與規範數位資產的一項「重要分水嶺」。

隨著監管趨嚴,Crypto ATM 未來的發展方向勢必須在安全與自由之間尋求新平衡點,整體加密產業亦將面臨更高的透明度與合規要求。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