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Google 將於 2025 年起加強加密錢包上架審核 業者恐面臨更嚴合規要求

Google 將於 2025 年起加強加密錢包上架審核 業者恐面臨更嚴合規要求 / Tokenpost

根據 Cointelegraph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Google 宣布將自 2025 年 10 月 29 日起,對加密貨幣錢包應用程式的上架政策進行重大調整,要求所有加密錢包提供者在包含美國與歐洲聯盟(EU)在內的超過 15 個司法管轄區內,必須取得合法授權並嚴格遵守「產業標準」。此政策適用於所有在 Android 平台上釋出應用的開發者,意即日後錢包服務商若未符合當地監管機構的合規規範,可能將無法透過 Google Play 商店進行部署。

美國開發者將面臨更高門檻——他們必須在金融犯罪執法網絡(FinCEN)登記為「金錢服務業者(MSB)」或「匯款業者」。這不僅僅是申請一張登記證書而已,更需建立完整的「反洗錢(AML)」書面政策,並符合如「客戶身分驗證(KYC)」等一系列複雜的合規要求。這讓人擔憂,用戶的隱私權可能因此受到更多侵害。

同樣地,歐盟境內的開發者需註冊為「加密資產服務供應商(CASP)」,以配合自歐盟《MiCA》法規開展以來日益强化的監管趨勢。此舉亦意味著業者須更積極調整商業模式,以滿足跨司法管轄區不斷升高的監管門檻。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部分國家會區分「託管型錢包(custodial)」與「非託管型錢包(non-custodial)」,但在 Google 此次更新中,針對美國與 EU 的規範採取一視同仁的措施,也就是說,不論錢包是否保管用戶私鑰,均需滿足相同的法規要求。評論:此點對既有的非託管錢包業者而言,可能是一大挑戰,迫使其加強自我審查與合規機制。

業界分析指出,Google 的新規將顯著動搖加密應用的「上架門檻」,尤其對中小型新創團隊而言,開發成本與合規壓力將大幅增加;就算是已穩定營運的錢包公司,也需投入高度資源來確保取得執照,或設立完善的內控機制以避免被迫下架。

而截至報導出刊時,Cointelegraph 曾向 Google 詢問更多政策細節,但尚未獲得進一步回應。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