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韓媒報導,近期有觀點指出,比特幣(BTC)未來的價格走勢恐怕難以單靠「美元走弱」來推動。美國美元指數(DXY)在創下兩個月來新高後,比特幣價格隨即回落至 11.4 萬美元以下,引起市場重新關注比特幣與美元指數的「反向關係」。這一現象顯示出,即使兩者過去多數時間呈「負相關」,但實際走勢仍可能受多重因素干擾。
過往數據顯示,比特幣與 DXY 確實存在歷史性的反比關係。不過在全球貿易摩擦升溫的當下,僅憑「美元疲弱」不足以支撐比特幣再度突破 12 萬美元(約合新台幣 1,668 萬元)門檻的預期正在市場擴散。
在美元指數近期回落的情境下,市場參與者普遍期盼比特幣能利用當前氛圍尋求反彈契機。然而,「全球地緣政治緊張」與「國際貿易衝突」兩大風險因素仍對投資人信心構成壓力,勢必影響比特幣的短期漲勢動能。
因此,專家普遍認為,若比特幣欲成功站穩 12 萬美元關口,不能單靠「USD走勢」,還必須仰賴「風險因素緩解」、「監管機構認可程度提升」等新一輪的強勁推力。金融分析師指出,僅靠歷史相關係數進行價格預測已逐漸失準,未來須從「經濟基本面」與「整體國際政局」等更廣範圍進行觀察與研判。
評論:雖然美元指數長期以來被視為比特幣走勢的重要參考指標,但遞延至今的總體經濟、政策與市場情緒等變數所帶來的多重壓力,使得比特幣的行情走向愈發複雜。這對投資人來說,意味著市場分析不能過度單一化,預測模型也必須與時俱進,才能準確掌握多變的加密資產市場。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