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價格近期跌落至 11 萬 4,000 美元(約新台幣 1,584 萬元)區間,市場轉為觀望氣氛,短線上的「高風險價位區」也開始被投資人關注。根據 CryptoQuant 和 Matrixport 等多家市場分析機構指出,10 萬 5,000 美元(約新台幣 1,459 萬元)成為關鍵的技術支撐與風險交界價位,因該區帶存在大量交易集中現象。
根據鏈上資料平台 CryptoQuant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告,未使用交易輸出(UTxO)數據與短期持有者的平均持倉成本等指標,都大多落在 10 萬 5,000 美元附近。這意味著,若價格波動加劇,市場可能會回測該價位,形成潛在的支撐或壓力區。實際上,在過去 11 萬 1,000 美元(約新台幣 1,542 萬元)價位附近曾觀察到類似情況,當時的價格空缺很快被填補,比特幣也出現回調至 11 萬 1,800 美元(約新台幣 1,552 萬元),驗證分析模型的準確性。
進一步觀察 1 至 3 個月持幣者的平均實現價格,目前約為 10 萬 6,000 美元(約新台幣 1,473 萬元),而短期持有者(持有時間低於 155 天)平均持倉成本則約為 10 萬 5,350 美元(約新台幣 1,462 萬元)。這兩組數據的聚集,顯示出此價位區可能成為未來「價格調整或大量清算」的觸發點。
值得關注的是,此價位區對使用高槓桿操作的期貨投資人可能構成短期風險。一旦價格進一步下滑,恐引發清算連鎖效應,並進一步衝擊市場,導致比特幣價格波動擴大。根據分析,現階段高槓桿倉位若未調整,有可能在價格逼近該關鍵支撐時遭受集中平倉壓力。
市場機構 Matrixport 也指出該價位的重要性。該公司表示,10 萬 5,000 美元正好位於 21 週移動平均線的位置,是否守住該區可作為趨勢反轉與否的一項觀測指標。若比特幣能持穩於這個價位之上,將具備維持上升趨勢的可能;反之則可能意味著中期「下行壓力」的強化。
儘管短期是否真的會跌至 10 萬 5,000 美元仍具不確定性,但在整體市場波動加劇的情況下,投資人須嚴控風險、避免過度曝險。CryptoQuant 對高槓桿倉位投資人發出建議,表示「若接近該價位,應優先針對投資組合採取風險控管」。評論:此分析凸顯鏈上指標在短期價格判斷中的應用價值,特別是在多空不明時,更須密切關注潛在「高風險價格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