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波幣(XRP)是否有望在 2025 年突破四位數大關?儘管乍聽之下可能像是過度幻想,部分專家卻不認為這是天方夜譚。根據 Digital Ascension Group 的總監傑克·克雷弗(Jake Claver)指出,若瑞波幣能成為全球匯款與支付的標準貨幣,千元價格不再只是願景,而是一種「必然的需求」。
根據克雷弗近日在接受訪談時的說法,若未來銀行與金融機構大規模採用瑞波幣作為「跨境流動資產」,目前的價格水準無法支撐潛在的龐大需求。他進一步表示,當數兆美元的全球支付市場開始運作於 XRP 網絡之上時,其「價值模型」勢必需要出現結構性革新。
為實現這一目標,瑞波公司多年來採取多元發展策略,不僅提供匯款服務,更積極收購加密貨幣交易所、經紀交易商與託管機構,打造完整的金融生態系。與日本 SBI 控股、區塊鏈企業 R3 以及西班牙大型銀行桑坦德(Santander)之間的策略合作,也進一步證明瑞波正由單純技術供應商,逐步轉變為全球數位金融基礎建設的「關鍵節點」。
針對外界對 XRP 去中心化程度的質疑,克雷弗提出反駁。他說明,XRP 分帳技術的驗證節點不僅限於瑞波公司,還包括「大學、銀行等獨立實體」,並透露某些監管機構也考慮參與其中,為提升其制度透明度與「實質去中心化基礎」帶來正面影響。這也可能為未來在監管審查方面,增添更多有利條件。
在預測未來發展方面,克雷弗認為瑞波的重大變革將從 2026 年開始逐步明朗。他指出,隨著多國陸續授權許可,瑞波在國際業務上的拓展與實際應用場景日益豐富,使得 XRP 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橋接資產」指日可待。
目前市場對 XRP 是否真有可能突破「千美元(約新台幣 13.9 萬元)」的價格仍存歧見。然而,隨著其「技術基礎、合規進展與全球網絡佈局」三者相輔相成,許多產業觀察人士也開始認為,眼下這個看似夢幻的數字,未來也許真的能轉化為現實價值。
評論:雖然 XRP 要衝破千元關卡仍面臨諸多挑戰,包括監管政策、市場接受度與競爭協議等因素,但當前瑞波在企業拓展與合規深化方面的努力,確實為未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果全球支付架構能順利遷移至以瑞波為主導的模式,那麼此一「四位數」定價或許真的不是天方夜譚。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