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瑞波幣(XRP)在過去一個月下跌近 20%,但仍穩守每枚 3 美元(約新臺幣 4,170 元)以上的價位,展現出強勁的市場抗跌性。另一方面,隨著瑞波共同創辦人克里斯·拉森(Chris Larsen)大舉拋售代幣的消息曝光,也為市場增添變數。不過,多位分析師認為,瑞波幣的長期潛力依然值得關注。
根據近期資料,拉森已出售超過 1 億枚瑞波幣,獲利約 2 億美元(約新臺幣 278 億元),但仍持有約 25.8 億枚瑞波幣。此次的拋售行動雖引發市場部分憂慮,但專家指出,來自機構投資人的關注正在上升,而瑞波幣本身具備的實際應用場景,可能有助於未來幣價成長。
加密貨幣知名 YouTube 頻道「Altcoin Daily」近日針對 2026 年的瑞波幣走勢發表看法,強調該幣種在全球金融系統中所扮演的獨特角色。瑞波幣能幾乎即時完成跨境付款,每筆交易費用甚至不到 1 美分(約新臺幣 14 元),具備相較於其他代幣的「競爭優勢」。他們亦指出,目前已有 11 家機構表達對瑞波幣 ETF 項目的興趣,這些機構總共管理資產高達 2,400 億美元(約新臺幣 33 兆 3,600 億元),可能為價格形成新的推升動能。
另一項利多來自瑞波發行的穩定幣 RLUSD。自推出以來,RLUSD 僅用六個月就實現近 600% 的增長,市值超過 5 億美元(約新臺幣 695 億元),在穩定幣市場中迅速站穩腳步。值得一提的是,RLUSD 可在以太坊與瑞波帳本(XRPL)之間自動橋接,驅動瑞波幣的消耗。此一機制有望減少市場供應量,進一步支撐價格。
回顧過去,瑞波幣曾因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間的官司及監管風險而飽受質疑。然而,隨著瑞波近來在訴訟中勝訴,加上實際使用範圍擴大,市場對其看法也開始好轉。產業人士推測,若比特幣(BTC)在未來漲至 15 萬美元(約新臺幣 208.5 萬元),瑞波幣亦有可能突破每枚 5 至 9 美元區間(約新臺幣 6,950 至 12,510 元)。換言之,若投資者持有 1,000 枚瑞波幣,其潛在價值可達新臺幣 700 萬至 1,250 萬元不等。
總體而言,無論當前市場仍存疑慮,瑞波幣在「機構資金進駐潛力」、「穩定幣聯動效應」與「真實世界應用」三大因素支撐下,正在逐步擴大其至 2026 年的中長期發展潛能。後續能否實現預估價位,仍須觀察比特幣價格走勢、ETF 是否獲批,以及 RLUSD 在 XRPL 的擴展速度。
評論:雖然克里斯·拉森的拋售舉動短期內引發市場擔憂,但XRP顯然正逐步轉向以「實用性」與「穩定幣戰略」為核心的成長模式。如果 ETF 審核順利,或將成為下一個價格爆發的催化劑。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