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ETH)市場近期出現新一波結構性變化,主要源自於快速上升的「解除質押(unstaking)」活動。根據 ARK Invest 首席未來策略長布雷特·溫頓(Brett Winton)在社群媒體分享的「等待時間(Queue Wait Time)」圖表顯示,近期想要解除質押以太幣的使用者數量大幅增加。對此,ARK Invest 執行長凱茜·伍德(Cathie Wood)指出,這波解除質押潮的背後,與投資平台羅賓漢(Robinhood)的激勵措施以及資本流向數位資產財務公司(DATs)息息相關。
根據分析,目前值得關注的焦點之一是羅賓漢推出的「加密貨幣轉入獎勵機制」。該平台近期針對將比特幣(BTC)與以太幣等加密資產轉入羅賓漢錢包的使用者,提供 2% 的額外獎勵。此舉有效吸引了現有與潛在用戶,使得投資人紛紛將質押中的以太幣解鎖並轉移至羅賓漢所提供的自託管錢包服務。
不過,凱茜·伍德認為,這波趨勢帶來的影響不應僅限於短期的誘因反應,而應視為反映長期策略轉變的指標之一。她強調,越來越多機構投資人與創投機構,正在將原本質押的 ETH 移轉至「數位資產財務公司」的趨勢不容忽視。這些 DATs(如 MicroStrategy)多為在傳統股市上市的企業,業務模式中納入大量加密資產,作為企業資產負債表中的一環。
以 MicroStrategy(MSTR)為例,該公司目前持有約 607,770 顆比特幣,市值約為 713.5 億美元(約新台幣 9.91 兆元)。根據統計,全球上市公司合計持有的比特幣數量已突破 897,086 顆,總價值超過 1,05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4.59 兆元)。由於 DATs 為公開交易公司,機構投資人可透過持有其股票,間接參與加密貨幣市場,同時規避因直接持幣所帶來的監管風險。
評論:這種架構讓 DATs 成為傳統金融業者眼中的新興投資替代品。由於目前監管限制導致部分金融顧問尚無法向客戶直接提供加密資產服務,投資這類公司股票也成為實現「間接配置」的渠道之一,特別對於計畫逐步佈局加密市場的機構而言,具有顯著吸引力。
綜合來看,這波以太幣解除質押熱潮,已不單是追逐短期紅利的散戶行為,而是反映出制度性資本戰略正在改變。包含一般投資人與傳統機構玩家在內的參與者,正透過羅賓漢與 DATs 等新興平台,多元化進場方式與敞口控制,也暗示著加密市場正逐漸邁入結構成熟的新階段。
資料來源:Decrypt,於 6 月 24 日(當地時間)報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