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14 年未動比特幣(BTC)錢包突然甦醒 轉移逾 20 億美元引發市場警覺

14 年未動比特幣(BTC)錢包突然甦醒 轉移逾 20 億美元引發市場警覺 / Tokenpost

根據 Lookonchain 的鏈上數據分析,近日一批長達 14 年未啟用的比特幣(BTC)舊錢包突然「甦醒」,總共轉移了市值約 20 億美元(約新台幣 2,751 億元)的資產,引發市場廣泛關注。這些比特幣來自早期的「鯨魚地址」,每個錢包持有數量都超過 10,000 BTC(約新台幣 1,390 億元),曾在 2011 年比特幣價格僅為 1 美元(約新台幣 1,390 元)時建立。

Lookonchain 指出,這波轉帳行動從上週五開始,一個舊錢包單次轉移了 10,000 枚比特幣,隨後另一個歷史悠久的錢包也出現了類似規模的轉移。這些錢包最早紀錄於 2011 年 4 月,持幣者若在此時獲利實現,累計報酬率將高達十萬倍以上。

評論:這類舊錢包的突然移動,顯示出早期持幣者可能開始因應市場結構調整,改變持倉策略,令市場對此類資金動向增加警覺。

這波異動也與 Bloomberg 近日報導的「比特幣權力轉移」(The Great Switchover)趨勢相互呼應。根據研究機構 10x Research 的數據,在過去一年裡,早期持有者釋出逾 50 萬枚 BTC(約新台幣 6 兆 9,500 億元),進一步影響市場供需平衡。該報告指出,部分資金已轉入股票市場,顯現出「資產多元化」操作策略。

此外,這些老牌「比特幣鯨魚」的背後多數為早期礦工、境外對沖基金或註冊於避稅天堂的資產機構,具備高度匿名性與架構優勢。專家警告,這種特性可能加劇投資人的不確定感,並成為限制比特幣反彈力道的因素之一。

儘管機構投資人需求持續攀升,然而來自這些舊資金的拋售壓力仍是現階段價格回升的一大阻力。在市場重新將比特幣定位為「避險資產」的同時,也突顯了流動性與心理阻力的潛在挑戰。目前比特幣交易價格約落在 109,000 美元(約新台幣 1,515 萬元)。

評論:這波歷史錢包的甦醒無疑提醒市場,儘管長期看多情緒持續增強,但潛藏資金的釋放仍是值得密切留意的價格風險變數之一。

隨著這批短時間內移動的比特幣引發大量投資人追蹤分析,其最終去向與背後動機仍未明朗,也可能進一步促使各國加強反洗錢(AML)規範與機構透明度要求。隨著這批 14 年未動作的比特幣開始流動,也再次敲響對比特幣市場結構變動的警鐘。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