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市場的「金庫大戰」正逐步升溫,特別是在高知名度項目紛紛募集到大筆資金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區塊鏈協議開始思考如何打造能夠維持生態系資金流動、並創造長期代幣需求的系統性解決方案。根據 Chainlink 官方於 8 月 7 日發布的公告,該網路率先推出一項嶄新的「代幣準備金計畫」,成為這波潮流中的重要推手。
根據 Chainlink 公布內容,此計畫名為「LINK 代幣金庫計畫」,透過累積來自鏈上服務收費與鏈下企業合作所產生的營收,以鏈上形式儲存並運營所獲得的 Chainlink 代幣(LINK),目的是讓金庫資產與整體商業服務直接掛鉤。在去中心化金融系統中,這不僅打破了單純資產儲藏的傳統形象,也標誌著一種「主動式金庫」策略的啟動。
鏈上數據平台 Etherscan 顯示,Chainlink 金庫目前已完成共兩筆代幣入帳,累計持有 109,661.68 枚 LINK,按當前市價計算總價值約為 260 萬美元(約新臺幣 8,400 萬元)。雖然官方尚未公開未來的入帳時間與進度,但本次部署已昭示 Chainlink 正以行動實踐其打造生態系可持續財務機制的藍圖。
業內普遍認為,所謂「金庫」功能的進化,是加密項目趨向「經濟自主」的關鍵一環。從過去僅供應鏈基金儲備,到如今成為提振代幣需求、強化生態循環的內部資金機制,像 Chainlink 此類案例,未來可能會被更多項目借鑑或仿效。評論指出,加密市場要擺脫短線投機氛圍,邁向可持續發展,導入這類「結構化資產管理模型」將是重要關鍵。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