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經濟學家肯尼斯·羅格夫(Kenneth Rogoff)日前回顧自己對比特幣(BTC)的過往看法,坦言市場已發生巨大變化。他曾在2017年預測,比特幣跌破100美元的可能性遠高於飆漲至10萬美元的機率;然而,現今的市場走勢證明他的預測過於保守,他也坦承「許多事情變了」。
根據羅格夫於19日(美東時間)在 X(前身為推特)上發布的貼文:「將近十年前,我曾說比特幣更有可能跌到100美元,而不是升到10萬美元。我錯過了什麼?」他這番話是對2018年3月接受 CNBC 節目《Squawk Box》訪問時悲觀看待比特幣的反思,顯示其對當前市場變化保有開放態度。
擁有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經濟學家背景的羅格夫,也於今年5月出版了新書《Our Dollar, Your Problem》,書中談論美國貨幣政策對全球的影響。他曾主張,全球各國政府的嚴格「規範」將會壓制比特幣價格成長。
不過,現實卻和他的預測背道而馳。自川普總統於2024年12月成功連任後,比特幣價格首次突破「10萬美元」門檻(約合新台幣139萬元),並在隨後漲幅超過80%,創下歷史新高。如今,數位資產的蓬勃發展已不再只是技術愛好者的話題,而是成為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一環。
儘管羅格夫依舊對比特幣「持保留立場」,但此次公開反思其預測錯誤,展現他對市場趨勢與自身觀點不足的坦率,亦獲得加密產業圈的高度關注。
「評論」:從經濟學者對自身過往預測的修正與反省可看出,即使是最頂尖的學者也難以完全預見加密貨幣的非線性發展。這也提醒投資者與政策制定者,在面對創新科技與資產時,需具備彈性與長遠眼光。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