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加密貨幣駭客攻擊與詐騙損失高達2.47兆美元,仍顯示區塊鏈生態系安全隱憂
加密貨幣在今年上半年再次成為駭客與詐騙攻擊的高風險標的。根據區塊鏈安全公司 CertiK(賽提克)於 2 日(當地時間)公布的《2025 年第二季 Web3 安全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加密貨幣相關的駭客入侵、詐騙和漏洞利用事件,總計造成約 2 兆 8,160 億韓元(約 2.47 兆美元)的損失,較去年同期的 2 兆 6,400 億韓元(約 2.4 兆美元)小幅上升約 3%。
報告指出,2025 年第二季共發生 144 起加密貨幣安全事件,造成約 1 兆 1,120 億韓元(約 8 億美元)的損失。雖然與第一季相比,事件數量減少了 59 起,損失金額也下降了 52%,但駭客依舊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害,說明 Web3 體系仍面臨持續性威脅。
CertiK 分析認為,目前仍有各類型的攻擊方式活躍於加密市場,包括「交易所駭客入侵」、「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漏洞濫用」及「釣魚詐騙攻擊」等。儘管駭客技術日益精密,但隨著業界整體資安意識提升與防護技術進步,也讓單季損失程度有緩解趨勢。
報告進一步指出,在今年上半年遭竊的資產中,已有約 2,600 億韓元(約 1.87 億美元)金額被追回或退還,使實際損失金額約為 2 兆 5,340 億韓元(約 2.2 兆美元)。不過,這仍顯示出加密產業於安全機制上的脆弱性未獲根本改善。
評論:此份報告再次凸顯「網路安全」與「智慧合約審計」在 Web3 世界的重要性。專家強調,開發團隊必須從開發初期即進行全面性的智慧合約代碼審查,並且增強平台用戶的資安措施,如啟用多重驗證及加強錢包管理,以降低潛在風險。加密貨幣相關企業與使用者都需認知到,「防範勝於補救」的資安策略才是保障資產的核心關鍵。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