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金融監管機構發布加密貨幣託管服務指引,降低銀行法律風險
美國三大金融監管機構近日發布聯合聲明,針對銀行提供加密貨幣託管服務給出明確指引。未來銀行業若欲處理或持有加密資產,將可依據現行監管框架進行規劃,進一步減輕法律與合規風險,同時也提高傳統金融與數位資產整合的清晰度。
根據路透社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與貨幣監理署(OCC)三家機構共同聲明指出,雖未制定新法規,但就既有規範下,銀行要提供加密貨幣託管服務時,須預先建立「資安防護、私鑰管理與敏感資料保護」等完善機制,顯示對用戶資產保護的高度重視。
監管機構同時提醒,加密資產的高度波動性與市場特質意味著銀行需「持續更新風險控管系統與內部審查流程」,以符合監管標準。這些準備措施被視為銀行進入加密產業的基本門檻,也反映出傳統金融業在進入數位資產領域上的謹慎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指引中一項重大變動為,過去視為監管重點的「聲譽風險(Reputational Risk)」被移出審查標準。評論指出,這項決定受到川普總統任命的新任 OCC 局長強納森·古德(Jonathan Gould)影響。他過去曾於區塊鏈技術公司 Bitfury 及 OCC 擔任高職,被業界視為對加密技術理解深且立場友善的關鍵人物。
評論認為,這項象徵性政策變動,消解了傳統銀行與加密業者合作時對「聲譽損害」的顧慮,可能激勵更多機構參與相關服務。同時,包括 OCC 近來亦公開表明,允許銀行將數位資產列入投資組合;FDIC 則表示,加密業務不再需要事前通報程序。這些步驟都展現出各監管單位正採取「漸進式寬鬆」立場,以促進更多合規發展。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指引不僅釐清政策方向,也建立起傳統金融與加密市場融合的制度性路徑,是雙方深化合作的重要轉捩點。隨著監管架構逐步成形,可預期未來將有更多銀行機構主動投入包括加密貨幣交易、託管與清算等相關服務,助力整體產業發展。
關鍵詞:加密貨幣託管、數位資產、銀行監管、聲譽風險、OCC、聯邦準備理事會、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