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ETH)自 11 月 22 日跌破 3,000 美元(約新台幣 440 萬元)後,近日反彈幅度達 11%,重新站穩關鍵「支撐位」。根據市場專家分析,隨著機構資金流入的增加、以及美國聯準會(Fed)即將結束「量化緊縮」政策,未來有望再次上攻至 3,600 美元(約新台幣 530 萬元)關卡。
根據 TokenPost 的報導,驅動此次上漲的兩大因素為「外匯動能」和「以太幣相關 ETF 的資金流入」。近期以太幣ETF產品出現明顯的資金進場跡象,顯示機構級投資人正在積極布局。而聯準會預定於 12 月 1 日結束量化緊縮政策,預計將提升整體市場的「流動性」,對加密貨幣市場產生正面推動力。
同時,衡量市場情緒的重要指標——「表面需求(Apparent Demand)」顯示,以太幣需求正快速上升。該指標衡量每日 ETH 發行量與一年以上未交易的持幣量變化,其數值若為正,即代表市場買氣強勁。根據投資機構 Caprioli Investment 公布數據,該數值在 11 月 22 日為 37,990 顆以太幣,但到了 26 日已激增至 90,995 顆,創下 26 個月以來新高。
評論:此舉說明投資人正將近期價格回檔視為「逢低布局」機會,顯示以太坊的基本面與投資邏輯依舊穩健。儘管短期內波動劇烈,市場對 ETH 的中長期走勢依然存有信心。
從技術角度來看,目前以太幣走勢已形成典型「V 型反彈」格局,若支撐位得以守穩,下一個技術目標價便是 3,600 美元(約新台幣 530 萬元)。
評論:結合市場需求復甦、ETF 資金流入與政策寬鬆環境,以及技術面支撐,以太幣有潛力成為繼比特幣(BTC)之後的下一波上漲主角。
關鍵詞:以太幣、表面需求、ETF 資金流入、聯準會、V 型反彈、機構投資人、支撐位、量化緊縮結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