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週加密貨幣市場價格表現低迷之際,儘管比特幣(BTC)價格一度跌破9萬美元,引發投資人對於牛市是否已結束的憂慮,但來自機構投資者的資金仍持續湧入,加密產業內部資金動能依然活絡。
根據 CryptoNews 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美國金融科技公司Republic Technologies為了進一步配置以太幣(ETH),近期完成了一筆規模達1億美元的資金募集。此次融資採用了業界罕見的「無息可轉換債券」形式,讓Republic得以避免支付利息,同時降低因違約風險而受損的可能性。此舉顯示即使在價格下修的市場環境中,仍有創新的資金策略持續浮現。
彈性設計的融資機制也獲得業界關注。Komodo的技術長凱登·史塔德曼(Kadan Stadelmann)評論指出:「Republic的做法雖非主流,但這正代表著隨市場逐漸成熟,新型資本籌措方式也正在浮現。」
Republic方面則強調,透過此結構可在避免既有股東股權遭稀釋的情況下,高效取得以太幣資產。此與近期另一筆規模高達3億6,500萬美元的BitMine Immersion融資案形成鮮明對比——後者提供200%的認股權證保障,未來一旦轉換行使,將對公司現有股東造成較大的「稀釋效應」。
截至目前,公開持有以太幣的上市公司已達19間,顯示機構參與與資產配置的比重持續提升,並未受市場震盪擾動而逆轉方向。
另一方面,另一則大型交易也引起市場關注。加密貨幣交易所Kraken在準備上市(IPO)的前期募資輪中成功募得8億美元,其中Citadel Securities領投2億美元,進一步鞏固其在傳統金融與加密市場間的影響力。此輪募資亦讓Kraken的企業估值達到200億美元。
總觀本週局勢,一方面加密資產價格承壓,另一方面機構資金穩定流入,呈現分化走勢。評論:這類「價格調整與資金大舉進場」並存的現象,透露出市場雖處修整階段,但對加密產業的長期信心依舊堅定,特別是針對「以太幣」等核心資產的議價與配置策略。
關鍵詞:比特幣、以太幣、無息可轉換債券、機構資金、共和科技、Kraken、Citadel、資金募集、價格震盪、資產配置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