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提議調整 DeFi 課稅規則:實質收益時點才納稅,產業表態支持
英國政府近日提出針對去中心化金融(DeFi)用戶的全新加密貨幣課稅架構,強調僅在資產「實際出售時」才徵收資本利得稅。根據 24 日(當地時間)英國稅務及海關總署(HMRC)發布的公開提案,這項政策變動獲得當地加密業界的廣泛支持,被視為更貼近實際經濟活動的實務改進。
新提案核心是針對使用 DeFi 協議時的資產移動,採用「無損益(no gain, no loss)」原則。也就是說,若用戶在 DeFi 平台上進行代幣借貸、加入流動性池等操作,只要在過程中並未實際出售或獲利,即不須當下繳納資本利得稅。
舉例來說,用戶將代幣存入流動性池時不會即刻被課稅,僅當其從流動性池中贖回資產,並與原先投入金額產生實質差異時,才會根據差額計入應稅所得或損失。
對加密投資人而言,這項修正有望解除以往的稅務灰色地帶。在現行制度下,單純將資產質押於 DeFi 平台就可能被視為一次應稅的資本交易,稅率依所得及交易性質介於 18% 至 32%,對用戶造成不小壓力。
業界對此表達正面回應。跨鏈支付協議 Relay 的行銷主管西安·莫頓(Sian Morten)指出:「這是英國 DeFi 用戶的一大突破,顯示主管機關開始更貼近實體經濟,採取親用戶的課稅方式。」
DeFi 巨頭 Aave 的法務顧問瑪麗亞·莉伊瓦里(Maria Liivari)也表示:「讓納稅義務延後至實際產生經濟效益的時點,使整體規範更具清晰,也為其他有類似困境的國家提供可參考的範本。」
評論:DeFi 生態的發展往往面臨法規不明確的瓶頸,英國此舉或將成為促進其他司法管轄區調整相關政策的催化劑。在全球政府陸續強化加密監管之際,若能同步維持「政策靈活性」與「投資友善」,將對該國區塊鏈創新與資金流動性都產生正面效應。
該提案尚處於徵求意見階段,但無疑透露出英國政府在設計加密貨幣稅收政策時,正朝向更合理化與符合技術實際應用的方向邁進。
隨著越來越多國家開始研究類似課稅問題,英國的實務調整或將成為全球 DeFi 課稅政策的重要參考。對追求長期收益與穩定投資策略的用戶而言,新規格外有利,也有助於鞏固數位資產生態的可持續性。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