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印度加密貨幣監管改革啟動:或將建立獨立法規強化投資人保護

印度加密貨幣監管改革啟動:或將建立獨立法規強化投資人保護 / Tokenpost

儘管印度擁有超過 1 億名加密貨幣使用者,但至今仍尚未建立明確、全面的虛擬數位資產(VDA)相關法規。目前市場運作主要倚賴高額課稅與反洗錢監管規定。然而,針對消費者保護與市場健全性的法制基礎仍屬空白,導致監管模糊與市場不確定性日益凸顯。

根據 TokenPost 近日報導,印度自 2022 年透過修改所得稅法,首次將加密貨幣、非同質化代幣(NFT)與其他數位資產納入規管體系。根據新規,任何虛擬資產交易獲利均需繳納固定 30% 所得稅,且交易金額若超過特定門檻,還需額外繳交 1% 的「原始扣繳稅」(TDS)。然而,若交易發生虧損,則無法與其他類別的收入相抵,對投資人而言構成沉重負擔。

自 2023 年 3 月起,凡提供虛擬資產相關服務的企業,不分內外資,若服務對象為印度用戶,皆須向印度金融情報單位(FIU-IND)註冊,並遵循反洗錢與「了解你的客戶」(KYC)規範。然而,由於缺乏具體法律依據,實務上監管執行常陷入解釋困難,進一步促使企業與專業人才外流。

為解決上述問題,印度政府近期已正式啟動虛擬資產法規的制定與檢討。有鑑於印度身為 2023 年 G20 高峰會主辦國,國際規範的接軌壓力增強,也因 2025 年 5 月印度最高法院介入,要求政府針對加密資產立場表態,使得稅務機關展開對獨立專法立法可能性的意見徵詢程序,並針對多項監管議題進行評估。

目前評估範圍涵蓋:加強投資者保護、依代幣類型建立監管架構、調查是否適用於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規範、釐清跨境交易所的法律責任、建立投資人權益救濟機制,並提升像金庫與錢包等資產託管機構的資訊透明度。此外,對實體資產(RWA)進行代幣化(Tokenization)的相關規範仍處初期階段,需要盡快因應市場需求。

業界正就多項具體規範展開討論,包括:按照風險程度對 VDA 分類,並建立針對不同資產性質的監控機制;對交易所、託管機構與錢包供應商實施發照制,並強化資本要求、資安規範與帳務準則;整併廣告與資訊揭露規範,要求客戶資產與公司營運資金分別管理,並建立破產時的資產回收程序;以及即時監測鏈上與鏈下資金流動,並推動監管機構間的資訊共享。

評論:若印度最終完成與國際標準對齊的監管制度,不僅有助於強化使用者權益與金融穩定,也可能促進原本外流的加密產業人才與資本回流。透過透明的法制化,有助於抑制海外未授權交易所的使用頻率,並為加密貨幣市場建立堅實信任基礎。

評論:雖然目前的重稅與監管制度已提升政府掌握度,但若缺乏整體方針與明文規定,長遠將不利於吸引全球投資與扶植本土創新企業。因此,擘劃清晰的虛擬資產法制藍圖是當前印度發展數位經濟的當務之急。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