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加密貨幣投資者而言,「報稅」是一項無法迴避的課題。隨著 2025 年起包含美國在內的多個主要國家將強化申報規範,投資者需更準確且有系統地完成申報流程。針對此變化,了解相關制度與工具成為當務之急,尤其是常參與交易、挖礦或使用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的用戶。
根據美國國稅局(IRS)的規定,加密貨幣被視為「數位資產」,所有與其相關的交易均需申報。若僅持有比特幣(BTC)或以太幣(ETH),並未進行買賣或其他形式的資產處分,便無需繳稅。然而,若進行了買賣、幣與幣兌換、挖礦、質押(Staking)或參與空投(Airdrop)等活動,就會被視為「應稅事件」。至於僅在個人錢包間轉移資產,或是進行捐贈等行為,則屬於免稅項目。
在報稅方面,美國納稅人需根據交易的性質選用不同表格。例如資產出售須填寫 Form 8949,而如挖礦與質押所得則必須在 Form 1040 Schedule 1 中列出。此外,自 2025 年起,所有中心化交易所都需透過 Form 1099-DA 向 IRS 上報用戶的數位資產交易紀錄,到 2026 年更將包括交易成本等細節,報送要求將更形嚴格。
不僅美國,英國和歐洲地區也同步強化監管。英國稅務海關總署(HMRC)現行制度下,針對資本利得與加密資產收入分別課稅,2024/2025 年度資本利得若未超過 3,000 英鎊,即屬免稅範圍。而歐盟則根據「加密資產市場法案(MiCA)」授權成員國自行訂定稅制,例如德國對於持有超過一年者提供免稅優惠,反觀奧地利、法國與丹麥等國稅率可能高達 50%。
面對日益複雜的稅務要求,越來越多加密貨幣投資者依靠專業報稅工具處理申報事宜。主流產品如 Koinly、CoinLedger、CoinTracker、CryptoTaxCalculator、TokenTax 等皆支援上百個交易所與錢包整合,可自動計算獲利與損失,並生成合規報告。評論:對於從事 DeFi、NFT 買賣,以及memecoin操作頻率高的投資人而言,這類工具大幅節省時間並減少錯誤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總統於 2025 年 4 月簽署法案,撤回規定 DeFi 平台需以「交易中介人」身份向 IRS 報告用戶交易資訊的要求。此次立法雖暫時減輕部分專案的監管壓力,但不代表個人投資者可免除納稅責任。
稅務專家指出,加密貨幣報稅常見錯誤包括「遺漏部分交易紀錄」、「誤將錢包間轉帳當作應稅交易」、「未申報質押或空投收入」等。此外,若未將 DeFi 操作中產生的 Gas 費(交易手續費)納入成本,恐導致稅額過高。
總體而言,隨著政府監管愈發明確,加密貨幣申報已成為每位投資者不可忽視的常規義務。由於數位資產被定義為「財產」而非「貨幣」,正確建檔與詳實紀錄如同股票報稅一般至關重要。建議投資者善用工具輔助,及早掌握全球趨勢與法規變化,以提升申報效率、節省時間和潛在費用。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