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長達數年的訴訟後,瑞波幣(XRP)的法律爭議終於劃下句點。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於 2025 年 8 月(當地時間),雙方達成和解協議,瑞波將繳納 1.25 億美元(約新台幣 1738 億元)民事罰款,並承諾日後針對機構銷售將強化資訊揭露規範。SEC 隨後撤回剩餘指控,此案正式結束。
這項裁定確認瑞波幣在公開市場中非屬「證券」,為整個 XRP 生態系帶來重大的「法規澄清」,亦為相關項目奠定明確的法律基礎。順勢引起市場關注的是基於 XRP Ledger 開發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XRP Tundra。
XRP Tundra 採用 XRP 與 Solana(SOL) 雙鏈架構設計,運行於去中心化帳本基礎,透過兩大代幣 TUNDRA-S 與 TUNDRA-X 分離支付與治理功能。平台在瑞波舊案尚未落幕前,便已通過多方第三方審核,展現其「透明性」與「合規能力」。如:Cyberscope、Solidproof、FreshCoins 等審計機構先後驗證了其技術穩健性與用戶實名驗證(KYC)機制。
此外,平臺近期進入第八輪預售階段,TUNDRA-S 代幣以每枚 0.132 美元(約新台幣 183 元)銷售,並贈送 12% 額外獎勵與 TUNDRA-X 空投,成功吸引投資者關注。項目方強調,其發展策略重點並非炒作,而是長期著眼於去中心化經濟體系的成長。
隨著 XRP 法律爭議告一段落,其應用性亦望進一步延伸至支付、託管與流動性提供等多元領域。評論:XRP Tundra 等平台若能積極把握這一波「法規利多」趨勢,未來有機會與 Ripple 的大型金融機構網絡協同成長,擴張市場版圖。
雖然法律清晰性並不代表所有市場疑慮均已解除,但消除核心法律爭論本身就是重大利多。如今,「法律明朗」不僅為 XRP 釐清發展方向,更可能轉化為整體 DeFi 市場的新一波「成長動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