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美國首批山寨幣現貨 ETF 上市!Solana(SOL)、萊特幣(LTC)、Hedera(HBAR) 登陸納斯達克與 NYSE

美國首批山寨幣現貨 ETF 上市!Solana(SOL)、萊特幣(LTC)、Hedera(HBAR) 登陸納斯達克與 NYSE / Tokenpost

美國迎來首批現貨型加密貨幣 ETF,Solana(LTC)、萊特幣(LTC)、Hedera(HBAR) 等投資產品正式於納斯達克與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掛牌交易。儘管部分政府部門因預算問題陷入停擺,Bitwise、Canary Capital、Grayscale 等發行機構依然運用「自動上市規則」成功將這些 ETF 推入市場,進一步推動加密資產對主流金融體系的融入。

根據 Bloomberg 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本次 ETF 批准案例之所以能獲得通過,是因為根據美國證券交易法規,只要在申請後 20 天內監管機構未提出反對意見,產品便會自動生效。ETF 分析師 James Seyffart 表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企業財務部門早就對該條文進行過明確解釋,使得 ETF 專業律師能根據指引提交文件。各發行商也已向納斯達克提出 8-A 表格申請,完成正式註冊程序。

率先掛牌的產品包括:Canary HBAR ETF(代碼:HBR)、Canary 萊特幣 ETF(代碼:LTCC),以及 Bitwise 所發行的 Solana 抵押質押型 ETF(代碼:BSOL)。其中,在 BSOL 的設計中,該基金完全持有 Solana(SOL) 現貨,初期免收管理費,並設定年化 7% 的質押回報率萬眾矚目。這些產品將於 10 月 28 日正式開放交易,值得關注的是,Grayscale 的 Solana 信託基金(GSOL)也預計於 29 日轉換為現貨 ETF。

回顧先前預測,早在 6 月時,James Seyffart 即預估 Solana 與萊特幣 ETF 的核准機率分別高達 90%,Hedera ETF 則有 75% 的可能性。現今三項產品陸續邁入上市軌道,被視為「山寨幣 ETF 時代」的正式開端。

市場對此反應普遍正面。社群平台 X(前身為 Twitter)上雖有部分用戶擔憂自動通過的制度不夠嚴謹,但更多觀點認為,該制度為加密產業提供了「法律明確性」與「入市管道」,有益於整體生態健康成長。彭博資深 ETF 分析師 Eric Balchunas 也補充:「上市公開程序已全數完成,剩下的只是正式開盤。」

此系列 ETF 產品皆採取「實體加密資產支持」設計。例如 Canary 推出的 HBAR ETF,將透過 BitGo 與 Coinbase Custody 進行資產託管,並由 CoinDesk 指數提供價格數據,保障「法律穩定性」與「價格透明度」—評論:機構投資人對這類結構的接受度預期將明顯提高。

除了單一資產 ETF 熱度增加外,整體 ETF 市場的活絡程度也持續攀升。根據 Bloomberg 數據,截至 10 月 22 日,共計已有 155 件 ETF 新案被提交,當中以比特幣(BTC)和 Solana(SOL) 居多,各自達 23 件。業界預測未來將出現更多以山寨幣為核心的現貨 ETF,亦可能衍生出涵蓋多項資產的指數型產品。

本次 ETF 成功掛牌,象徵在政策不明與政府部分機構關門的情況下,加密產業仍能憑藉合法機制取得進展。如同分析所指,這或將成為「制度接軌」的分水嶺,改善傳統金融與加密經濟間的合作環境,也讓人期待多元化產品設計在接下來的 ETF 市場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