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馬耳他時報》(Times of Malta)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馬耳他財政部長克萊德·卡魯阿納(Clyde Caruana)明確表態,支持馬耳他社區慈善基金(Malta Community Chest Fund)拒絕來自幣安慈善基金會(Binance Charity)的大筆加密貨幣捐贈。這筆總額為 30,644 枚BNB 加密貨幣的捐款,原在當時約合 20 萬美元(約新台幣 2,780 萬元),以目前幣價計算則高達約 3,3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4 億 5,870 萬元),卻因「捐款條件與來源不明」遭到拒收,引起政界高度關注。
卡魯阿納指出,這項拒絕決定是「正確的判斷」,並強調:「捐贈應該出於善意。如果要捐,就應該簡單明快地捐贈,否則就乾脆不要捐。」評論:此言間接點出幣安提出的不合理條件,與捐款行為應有的透明度相悖。
據悉,幣安慈善基金會原計劃將此筆捐款用於支援馬耳他的癌症病患,但卻以此為由,要求獲捐單位提供病患個資,使得最終撥款被延後。此舉引發馬耳他政府高度警戒,並質疑幣安是否真心致力於公共利益。
馬耳他總統米里安·斯皮泰里·德博諾(Miriam Spiteri Debono)更直指該捐款為「假捐贈」,強調:「如果這些捐款無法遵守法律與道德標準,那麼對其他認真履行社會責任的贊助者來說,就是一種形同不公的對待。」她擔心幣安的爭議形象可能對受到捐助的慈善團體產生「負面影響」。
鑑於馬耳他在國際間被視為區塊鏈友好國家,但也因此面臨更高的監管壓力,政府對於涉及加密資產的捐贈行為採取全透明與嚴格審查的立場,尤其重視資金來源與使用條件。評論:此次事件也揭示加密貨幣慈善行為潛藏的風險與漏洞,更凸顯行業急需建立更明確、公正的捐贈規範。
關鍵詞:幣安慈善基金會、馬耳他慈善基金、加密貨幣捐贈、BNB、透明度、資金來源、法律責任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