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紀錄片《代碼即法律》揭密 Mt. Gox 與 DAO 駭客事件,拷問比特幣與以太坊的自由幻象

紀錄片《代碼即法律》揭密 Mt. Gox 與 DAO 駭客事件,拷問比特幣與以太坊的自由幻象 / Tokenpost

以下為您整理與改寫的中文版新聞內容:

當「市場的自由」凌駕於「政府的管制」之上,這樣的世界是否真是理想中的自由空間?一部全新的紀錄片《Code is Law(代碼即法律)》將於 10 月 21 日在 Apple TV+、Amazon Prime Video 及 YouTube Movies 上線,試圖回答這項引人深思的問題。導演詹姆斯·克雷格(James Craig)透過兩起震撼加密貨幣業界的駭客事件,探討「是否應將程式碼視為不可撼動的規範」這一核心命題。

相較於一般解說駭客手法的紀錄片,本片更深入探索駭客們的世界觀與信仰,並延伸探討「加密技術背後的哲學意涵」。克雷格導演以清晰堅定的視角聚焦於「代碼是否真能取代法律」的爭議,並藉由案例呼籲觀眾反思我們在數位社會中所採取的生活方式與價值。

首個事件發生於 2014 年,比特幣(BTC)交易所Mt. Gox遭駭,損失達 8.5 億美元(約 1 兆 1,815 億韓元),導致公司最終破產。作為當時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這起事件不僅重創產業信心,也掀起整個區塊鏈社群對安全性與信任機制的警覺。

另一個引起極大關注的案例則是 2016 年的 DAO(The DAO)事件,這是以太坊(ETH)生態系上首個運作的大型去中心化自治組織。儘管使用智慧合約執行決策程序被視為創新,最終駭客卻利用程式漏洞竊走了約 6,000 萬美元(約 834 億韓元),突顯了「代碼即法律」這一理念的風險與爭議。

本片不僅揭露事件始末,更進一步探討這些駭客事件如何衝擊比特幣與以太坊等主流區塊鏈專案所描繪的去中心化理想。匿名、自治的加密經濟世界雖誘人,卻也隱含巨大風險與不確定性。因此,讓所有決策與規則完全交由代碼執行是否合理,成了難以迴避的核心命題。

評論:本片適逢川普總統再次挑戰白宮,當前的政治風向也對紀錄片的討論具有高度呼應性。川普推崇自由市場與小政府思維,正與加密社群倡導的自主精神不謀而合。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Code is Law》不僅僅是對加密產業的回顧,更是對現代社會「自由定義」的深層反思。

關鍵詞:比特幣、以太坊、DAO、Mt. Gox、代碼即法律、駭客事件、川普、區塊鏈、自由市場

資料來源:종합(韓國各大媒體整理),10 月 21 日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