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BTC)衝破11萬美元大關 Mt. Gox拋售憂慮與空頭布局牽動市場走勢

比特幣(BTC)衝破11萬美元大關 Mt. Gox拋售憂慮與空頭布局牽動市場走勢 / Tokenpost

比特幣(BTC)價格在本週初強勢突破 11萬1,000美元(約新台幣1億5,429萬元),加密貨幣市場短期反彈態勢浮現。然而,市場內部的不安與疑慮並未完全消散,特別是隨著 Mt. Gox 重啟償還期限逼近,加上監管變化與巨額資產移動,引發外界對市場穩定性的關注。

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英國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BlackRock,$BLK)近日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推出新的比特幣交易商品(ETP),成為此波行情上漲的催化劑。在英國金融行為監理局(FCA)實施規範鬆綁後,該交易商品正式上架交易,與美國市場近期比特幣 ETF 大規模資金流出-高達 12億3,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709億元)形成鮮明對比。

儘管反彈動能強勁,市場焦點同樣集中在即將於 10 月 31 日截止的 Mt. Gox 償還進度。分析指出,該破產交易所透過托管錢包仍持有 34,689 枚比特幣(約新台幣5,373億元),其中高達 64.1% 可能將流入交易所,為市場投下潛在拋壓陰影。不過,包括 Bitstamp 與 Kraken 在內的部分交易所將採60至90日的分批償付安排,緩解短期內大量拋售的可能性。

同時,市場監管趨勢亦成為觀察重點。瑞波公司(Ripple)法務長史都爾特·阿爾德羅迪(Stuart Alderoty)本週預計出席於華盛頓特區舉行的參議院「市場結構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公聽會,與 Coinbase($COIN)、Chainlink(LINK)、Galaxy、Kraken、Uniswap、Circle、Solana(SOL)、Jito 以及 a16z crypto 等業界代表共同討論未來監管架構。評論:此場對話被視為瑞波與 XRP 生態系能否在美國取得合法地位的關鍵轉折點。

另一方面,主要交易平台也面臨不同程度的挑戰。Binance 上週傳出高達 5 億美元(約新台幣695億元)的泰達幣(USDT)同步撤出,引發市場對其流動性穩定性的擔憂,而 AWS 近期的服務中斷則波及 Coinbase 等主流平台運作,加深市場對加密基礎設施脆弱性的認識。

即使市場短期風險居高不下,部分投資者仍抱持謹慎樂觀態度,將比特幣的下一個目標價設定於 11萬3,000美元(約新台幣1億5,717萬元),甚至上看 12萬6,000美元(約新台幣1億7,514萬元)。不過購買意願未能同步樂觀,目前「恐懼與貪婪指數(Fear & Greed Index)」仍停留在 29 的低檔區,顯示市場整體信心仍顯薄弱。

此外,日前一位大型加密資金持有者(俗稱「大鯨魚」)在 Hyperliquid 交易所開出 700 枚 BTC(約新台幣108億元)總值、價格為每枚 10萬9,133美元的空頭合約,再度為市場埋下波動風險的火種。評論:如此大規模的槓桿操作恐令市場出現劇烈反轉,加劇投資人警戒心理。

進入 10 月最後一週,加密貨幣市場彷彿行走在哈囉喂的鬼屋,處處暗藏不確定性。從比特幣 ETF 的資金走向,到 Mt. Gox 償還轉帳,再到美國監管態勢,皆可能主導下一輪比特幣行情的走勢。

關鍵詞:比特幣、Mt. Gox、貝萊德、XRP、生態系、空頭合約、分散式金融、監管環境、流動性風險、恐懼與貪婪指數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