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加密貨幣數據分析師指出,比特幣(BTC)要恢復明確的上升趨勢,當前面臨的最大障礙是「長期持有者的拋售壓力」。這不是受到短期操作或價格操縱的影響,而是由於長期持有者大量釋出比特幣所造成的供需失衡。
根據鏈上分析師 James Check(詹姆斯·切克)透過社群媒體於近日發表的觀點,此輪比特幣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不是市場操縱或虛假比特幣交易所問題,而是「大量長期持幣者正在獲利了結」。他指出,目前的價格阻力來自於這些長期投資者的拋售行為,而市場對此影響仍存在低估。
數據顯示,目前每天實現利潤總額高達 17 億美元,相當於約 2 兆 3,630 億韓元;而每日實現損失達 4 億 3,000 萬美元(約 5,977 億韓元),為本輪市場週期中第三高的紀錄,顯示出當前市場出現明顯的「獲利了結趨勢」。
此外,來自鏈上數據的「復活供應量(revived supply)」指標也呈現上揚,代表長時間未移動的比特幣再次被轉出。該數據指出,每日轉移量達 29 億美元(約 4 兆 312 億韓元),為歷史上第二高。這不僅反映出長期沉寂的比特幣錢包正在被重新啟用,也意味著長期持幣者也正選擇賣出。
詹姆斯·切克補充說:「部分原本被視為已無法動用、可能遺失或被銷毀的老舊比特幣,如今開始被啟用」,這些「高齡幣」的重新流通,也削弱了比特幣短期內反彈的力量。他表示,若想迎來新的漲勢,不只是短期買盤入場那麼簡單,「減緩長期持有者賣壓將是基本條件」。
評論:這次的鏈上數據展現出市場正處於一個關鍵轉折點,若長期持有者持續拋售,將對比特幣的中短期價格造成壓力。反之,若賣壓紓解,可能牽動新一輪上漲動能。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川普總統近日發表對加密貨幣友善的正面言論,幫助提升市場信心,但比特幣價格仍未明顯回升。多位分析師認為,要真正推動新一輪牛市,仍仰賴來自長期賣方的壓力逐步減緩,市場才能回歸健康的供需平衡。
資料來源:CoinDesk,於 24 日(當地時間)報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