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加密貨幣市場正迎來重大轉折。市場從以散戶炒作、迷因幣與數位藝術為主的形態,逐步轉向由機構帶動、聚焦於實際應用的區塊鏈技術革新。帶動這波轉變的核心力量,正是包括匯豐銀行(HSBC)與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在內的國際大型銀行——他們近期相繼加入了「Canton Foundation」基金會,助力推動資產「代幣化」的發展。
根據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在匯豐與法國巴黎銀行加入後,Canton Foundation 的影響力顯著擴大,並與高盛(Goldman Sachs)、香港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服務公司(Hong Kong FMI Services)與穆迪信評(Moody’s Ratings)等原有機構一道,進一步加速建構專為機構金融與實體資產設計的區塊鏈基礎設施。
法國巴黎銀行一位代表指出,此舉是「希望藉由區塊鏈技術,貼近客戶日益顯著的數位資產管理需求」。匯豐方面則早已在數位資產託管、債券發行與代幣化等領域推動相關項目,其在香港申請穩定幣牌照的舉措,也更突顯其區塊鏈布局的積極性。
在金融機構爭相進場之際,企業也不甘示弱,正透過大筆募資與首次公開募股(IPO)進軍加密產業。值得關注的案例之一,是加密貨幣控股公司 Mega Matrix(Mega Matrix)。該公司日前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價值約 278 億台幣(20 億美元)的融資申請文件,旨在強化圍繞治理代幣 ENA 所構建的資產策略。
根據該公司聲明,因看好非傳統抵押資產結構的穩定幣 USDe,其背後由以太坊鏈上協議「Ethena」支持,此協議以避險交易機制維持與美元的連動,具備高度創新性。目前 USDe 的總市值已達約 1807 億台幣(13 億美元),快速晉升為主要穩定幣行列。Mega Matrix 表示,未來將不以持有 USDC 或 Tether(USDt)為主,而是全面聚焦 ENA 治理代幣,以提升投資報酬率與鏈上影響力。
評論:此舉反映越來越多企業嘗試透過治理代幣來參與協議設計與獲利分配,進一步模糊了傳統股權與數位資產的界線。
另一方面,鏈上資產正逐步進入退休金與實物投資市場。美國的個人退休帳戶(IRA)近期導入「代幣化黃金」產品,為實體資產與區塊鏈結合的進程揭開序幕。這顯示,區塊鏈應用不僅停留在虛擬資產領域,而是朝向傳統金融體系深入整合的方向前進。
隨著機構參與力度加強,2025 年的加密貨幣市場正從「數位資產投機」轉向「制度型金融創新」。關鍵詞如「代幣化」、「穩定幣」、「治理代幣」、「IRA 投資」與「區塊鏈基礎建設」,正描繪出一幅嶄新的產業藍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