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波幣(XRP)背後公司 Ripple 的技術長戴維·休茲(David Schwartz)近日針對市場對於使用比特幣(BTC)作為「支付手段」所抱持的疑問,做出正面回應。他以經濟邏輯說明,儘管比特幣具備價格上漲潛力,但在某些情境下,仍具備作為付款工具的合理性。
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由前推特執行長 Jack Dorsey(傑克·多西)創立的支付平台 Square 宣布,將為美國境內 400 萬名商戶提供比特幣付款選項。用戶可在「比特幣對比特幣」、「比特幣對現金」、「現金對比特幣」以及「現金對現金」等多種支付流程中自由選擇,同時享有至 2027 年前「零手續費」的優惠。
消息發布後,X(原 Twitter)上一名用戶質疑:「誰會用一個未來可能價格更高的資產來支付?」對此,休茲迅速回應:「任何人都可以這麼做。」他補充說明:「支付最有效率的情況,是你支付的資產正是對方最想收到的資產。將預期未來價值轉換為當下支出,本質上是一種利用財富的方式。」評論:休茲的說法突顯比特幣不單只是投資工具,也可在特定條件下充當貨幣角色。
這次 Dorsey 宣布的比特幣支付整合,重新引發加密貨幣是否為可行「支付工具」的長期爭議。雖然目前比特幣廣泛被視為一種「價值儲存」工具,但其作為付款快不夠快、價格波動高、手續費偏貴等問題,讓其支付屬性飽受質疑。不過 Square 的舉措可能為此議題注入新動能。
另一方面,經典案例「比特幣披薩日」亦再度被市場提及。2010 年,工程師 Laszlo Hanyecz 使用 1 萬枚比特幣購買了 2 份披薩,當時總值僅 41 美元(約新台幣 5.3 萬元)。然而以今日匯率計算,這 1 萬 BTC 約值 10 億 5,104 萬美元(約新台幣 1,432 億元)。
儘管使用比特幣作為支付方式仍存在波動風險與用戶信任挑戰,但該資產本身的價值是根據市場對於未來回報的預期建立,這也讓比特幣的「貨幣潛力」再度受到矚目。
關鍵詞:比特幣、支付、Ripple、Square、加密貨幣價值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