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美中貿易戰延燒至比特幣(BTC)挖礦業 美方追繳近2億美元關稅引爆爭議

美中貿易戰延燒至比特幣(BTC)挖礦業 美方追繳近2億美元關稅引爆爭議 / Tokenpost

美中貿易戰延伸至比特幣挖礦產業,特定業者遭巨額關稅追繳

隨著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戰火持續升溫,影響範圍已擴及比特幣(BTC)挖礦產業,多家上市礦業公司近日遭美國海關追繳高額關稅。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由川普總統家族背景支持的礦業公司,卻被爆在無繳納關稅的情況下,自中國礦機製造巨頭比特大陸(Bitmain)大量進口超過1萬6,000台設備,此情況引發業界質疑與爭議。

根據 The Miner Mag 的報導指出,美國主要礦業企業 CleanSpark 和 IREN 分別收到高達約1億8,500萬美元和1億美元的關稅賦稅通知,約合新台幣257億元與139億元。報導指出,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在帳單中明確指出,這些進口設備均為中國製,根據白宮近期修訂的關稅政策,來自中國的挖礦機將面臨最高57.6%的懲罰性關稅。一旦落實,將對整體挖礦產業構成沉重打擊。

除了政策壓力之外,挖礦的「收益性」也正迅速惡化。The Miner Mag 文章進一步指出,目前區塊獎勵中來自交易手續費的比例已跌破1%,反映整體獲利結構面臨嚴重挑戰。根據今年7月的產能數據,IRen 和 Mara 控股公司(Mara Holdings)分別挖礦超過700 顆比特幣,而 CleanSpark 與 Cango 也各自產出超過600 顆 BTC,然而即便產能穩定,整體收益仍難言樂觀。

在比特幣挖礦行業普遍面臨政策與經濟層面的雙重壓力之際,美國區塊鏈產業也正加速朝「制度化」邁進,吸引華爾街資本進場。特別是在企業資產配置上,以太幣(ETH)的機構購買需求不斷增加,而代幣化的實體資產市場也呈現明顯成長趨勢。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有消息指出中國政府正計畫推出與人民幣掛鉤的穩定幣(Stablecoin),此一舉措不僅可能撼動區域穩定幣格局,也讓整個加密貨幣市場再度聚焦在「地緣政治」與「技術創新」兩大主軸上。

本週的 Crypto Biz 新聞通訊從 The Miner Mag 調查結果出發,延伸深入分析 Polkadot(DOT) 接軌資本市場的動向、SharpLink 近期大手筆增持以太幣,以及中國數位人民幣穩定幣的潛在佈局。這些趨勢訊號集體顯示,加密產業正在加速進入標準化、制度化的發展階段,意圖在全球金融體系中尋求更穩固的立足點。

評論:從挖礦設備懲罰性關稅,到高度中心化的政策壓力,美國政府的產業調控策略顯然正對去中心化精神進行考驗。而川普家族支持的資本若真能規避商業限制,將進一步加深產業參與者對政策公正性的關切。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主打文章

比特幣(BTC)持有者遭社交工程詐騙 783 枚幣一夜蒸發約 91 萬美元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