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BlackRock 比特幣 ETF (IBIT) 成全球最大持幣機構,市值突破 88 億美元

BlackRock 比特幣 ETF (IBIT) 成全球最大持幣機構,市值突破 88 億美元 / Tokenpost

根據 CryptoQuant 的最新數據,今年 1 月推出的 BlackRock(貝萊德)比特幣 ETF——iShares 比特幣信託基金(IBIT),目前已累積持有 78.1 萬枚比特幣(BTC),正式成為全球「最大單一比特幣持有者」。這一規模不僅超越加密貨幣交易所龍頭如 Coinbase、Binance,甚至擊敗長年穩居企業級持幣榜首的戰略投資機構 Strategy。

根據 CryptoQuant 24 日的觀察,以當時單枚比特幣約 113,000 美元(折合約新台幣 1,570 萬元)計算,IBIT 所持資產價值已高達 88 億美元(約新台幣 12,232 億元),僅次於比特幣創辦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錢包的持有量,幾乎是所有公開已知持幣機構中最多。

IBIT 增長動能強勢,自 5 月超越 Coinbase 並於 8 月超車 Binance,穩坐 ETF 持幣霸主地位。對比之下,Coinbase 持有約 70.3 萬枚 BTC(市值約新台幣 11,065 億元),Binance 則為 55.8 萬枚(約新台幣 8,836 億元)。另一歷史性持幣巨頭 Strategy 的持有量則為 62.9 萬枚 BTC(約新台幣 9,922 億元),亦已落後 IBIT。

目前 IBIT 的成長速度,被視為機構資金正式「進場比特幣」的關鍵指標。評論指出:Strategy 花費 5 年累積的資產金額,BlackRock 僅用短短 1 年半即超越,反映出其過去在華爾街 ETF 市場建立的信任與流動性管理能力,成功吸引大規模機構投資者進駐加密資產市場。

這一趨勢也可能為傳統中心化交易所帶來「結構性衝擊」:與交易所隨時面臨進出需求不同,機構參與的 ETF 型產品傾向於「長期持有」、不進行市場流通。這將進一步壓縮市場上實際可交易的比特幣數量,形成「流通性下降、價格壓力上升」的潛在結構,對未來幣價可能形成中長期支撐力道。

然而,部分市場觀察者對此轉變也提出警示:ETF 規模迅速擴張、BTC 過度集中於傳統金融機構手中,將可能背離比特幣原始「去中心化」的理念。高度中央化的持幣架構,恐影響網路安全性與資產控制權,未來可能衍生更多治理與系統風險問題。評論認為,針對此類結構性變動,社群需要持續觀察其對整體生態系統帶來的影響。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