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衝擊比特幣挖礦業,美企面臨高額關稅與法律風險
在美國主導的貿易戰背景下,全球比特幣(BTC)挖礦產業正面臨劇烈衝擊。根據加密貨幣研究媒體 The Miner Mag 最新報告指出,美國與中國的長期貿易緊張,正對境內主要挖礦公司造成沉重的法律與經營壓力,尤其是與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間的衝突日益升溫。
報告指出,在白宮近期針對中國以及其他亞洲國家進行的關稅重新調整下,中國製挖礦設備目前需支付高達 57.6% 的關稅,來自印尼、馬來西亞與泰國的同類設備則需繳納 21.6%。此一重大變化導致美國挖礦業者在採購時成本驟增,同時也暴露於更高的法律風險中。
其中,兩家美國上市公司——艾琳(IREN) 與 CleanSpark(克林斯帕克)近來已接獲 CBP 發出的正式帳單。報告透露,CleanSpark 因從中國進口設備,可能面臨最高達 1.85 億美元(約新台幣 25.7 億元)的債務風險;而艾琳則正針對 1 億美元(約新台幣 13.9 億元)級別的爭議與 CBP 展開申訴程序。
除了進口成本大幅升高,報告亦指出比特幣網路的挖礦收入正快速下降。當前每秒每太赫(TH/s)的收益尚不足 60 美元(約新台幣 8,340 元),而礦工可得交易手續費收入已降至區塊獎勵金的 1% 以下。
評論:此一情勢凸顯川普總統任內持續推行的「保護主義貿易政策」效應已擴及加密礦業,特別是在挖礦設備進口過程中形成制度性障礙。專家指出,若美國挖礦企業無法迅速轉向國內製造或其他供應國尋找替代方案,勢必將進一步削弱其在全球算力競爭中的地位。
整體而言,隨著貿易政策與挖礦經濟性不斷惡化,美國挖礦業正面臨供應鏈重組與經營策略轉型的關鍵轉捩點。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