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地址中毒詐騙橫行!單週奪走逾 160 萬美元加密資產

地址中毒詐騙橫行!單週奪走逾 160 萬美元加密資產 / Tokenpost

近期一種名為「地址中毒(Address Poisoning)」的詐騙手法再度橫行,在短短一週內便造成約22億2,400萬韓元(約160萬美元)的損失,超越今年3月整月的該類詐騙損失總額。

根據 ScamSniffer 的報導,於24日(當地時間),一名用戶不慎將140枚以太幣(ETH)發送至錯誤的錢包地址,損失約8億8,470萬韓元(約63.65萬美元)。此次事件為典型的「地址中毒」案件,詐騙者透過將偽造的錢包地址嵌入交易紀錄中,誘導使用者誤複製並發送資產。ScamSniffer 表示:「該用戶的錢包傳送紀錄已被大量中毒地址汙染。」

其他類似的案例也陸續傳出。Web3 安全公司 Web3 Antivirus 指出,一名用戶遭此手法盜取約12億2,320萬韓元(約88萬美元)的穩定幣 USDT。另外兩起案件則分別損失約1億1,120萬韓元(約8萬美元)與約8,620萬韓元(約6.2萬美元)。

根據 Cointelegraph 統整多家資安企業的報告指出,僅本週「地址中毒」所導致的總損失已達22億2,400萬韓元(約160萬美元),遠超過3月單月的約16億6,800萬韓元(約120萬美元)。

這類攻擊手法透過偽造與原錢包位址相似的一串字符,插入用戶常使用的複製貼上記錄中,一旦使用者不加確認即發送,資金便會落入詐騙者手中。由於加密錢包地址長且複雜,使用者又習慣依靠歷史紀錄或自動輸入,增加失誤風險。

專家提醒:「切勿完全依賴自動填寫功能,轉帳前務必逐字比對接收地址。」面對這類日益複雜的詐騙手法,用戶需提高資產管理細節的警覺性,避免因小失大。

評論:此類詐騙的猖獗顯示出使用者對加密貨幣交易環境的安全需求不斷上升。未來去中心化錢包應加強內建風險識別機制,主動警示潛在詐騙行為,協助保護用戶資產安全。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