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波(Ripple)技術長強調 XRPL 支援建立信任線,助機構拓展應用
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瑞波(Ripple)技術長 David Schwartz(大衛·史瓦茲)近日在社群發言中表示,XRP 賬本(XRP Ledger,簡稱 XRPL)內建的「信任關係」結構,可能成為機構加快採用區塊鏈技術的重要關鍵。他強調,信任線(trust line)從 XRPL 最初設計便內嵌其中,如今正是「機構採用進入下個階段的時機」。
史瓦茲這項說法,源於他針對一名用戶的提問所做的回應。該名用戶提到,根據 XRPL 文檔描述,機構之間可以在不使用 XRP 的情況下建立代幣的信任關係,此時史瓦茲回應指出,他希望「機構之間能夠互相建立信任關係並加以活用」。他也補充,這種架構自 2004 年由 Ryan Fugger 所提出的早期 XRPL 設計中就已存在,並為往後引入「互聯賬本協定」(Interledger Protocol,簡稱 ILP)奠定基礎。
信任線本質上是一套允許特定用戶帳號持有由其他參與者發行代幣的機制,每條信任線需繳納 0.2 枚瑞波幣(XRP)作為保留金。史瓦茲指出,這項功能的目的是促進彼此之間的信任建立,並且「即使在不直接使用 XRP 的情況下,也能提升 XRPL 網路的整體使用效能」。
他進一步說明稱,只要雙方存在一種信用關係,願意定期進行結算,那麼無論使用 XRPL 本身還是 ILP,系統都可以有效處理這類交易結構。他甚至提到,即使雙方僅互換比特幣(BTC)與現金,也可以透過 XRPL 建立可行的信用協議。
史瓦茲最後補充表示,XRPL 和 ILP 不只是單純的加密錢包,它們還能作為連接多種「支付基礎設施」的橋樑,並提供「交易的原子性、報價功能以及帳務結算」等技術底層功能。
評論:這番發言凸顯瑞波不再局限於 XRP 作為轉帳資產定位,更積極朝「機構等級的金融基礎建設」靠攏。目前雖然美國在區塊鏈監管方面仍具挑戰,不過瑞波持續強化技術與產品實用性,為構建下一代金融協議鋪路,展現 XRPL 在全球支付網絡中的潛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