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巴基斯坦啟動比特幣(BTC)戰略儲備計畫 開發中國家掀起加密貨幣國家化浪潮

巴基斯坦啟動比特幣(BTC)戰略儲備計畫 開發中國家掀起加密貨幣國家化浪潮 / Tokenpost

開發中國家擁抱比特幣,巴基斯坦啟動戰略性儲備計畫

隨著全球經濟格局多變、美元依賴帶來不確定風險,加密貨幣正日漸成為開發中國家財政戰略中的一部分。近期,巴基斯坦政府表態將以比特幣(BTC)作為「戰略資產」展開準備行動,這也顯示比特幣的國家層級應用已從理論走向實踐。

根據 Cointelegraph 在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巴基斯坦政府監督下的「巴基斯坦加密貨幣委員會」宣布,正式啟動「戰略性比特幣儲備(Strategic Bitcoin Reserve, SBR)」籌備計畫。該國擁有 2 億 4,000 多萬人口,國內生產總值(GDP)約達 1300 億美元(折合約 1 兆 7,375 億台幣),面臨著高通膨與匯率壓力。此次轉向布局比特幣儲備,正是試圖減輕對美元體系的依賴、穩定經濟結構。評論:這反映出新興市場對「去美元化」的積極態度與策略轉移。

此舉也獲得微策略(MSTR)共同創辦人 — 即知名比特幣倡議者麥可·賽勒(Michael Saylor)的公開支持。他長期主張比特幣作為「數位黃金」擁有儲備資產價值,顯示國家與企業在資產配置上的觀念正悄然改變。

評論指出,巴基斯坦此次政策轉向,象徵長期保守金融架構逐步開放,開始將比特幣視為國家經濟數位化的核心資產。有觀察人士將此與 2021 年薩爾瓦多採用比特幣為法定貨幣一事相提並論,強調加密貨幣應用已不再僅止於價值存儲,而是成為另類財政管理工具的一環。

目前,越來越多非美元體系的國家開始評估建立本國的比特幣儲備,包括巴西、日本、俄羅斯與中國等。這些國家普遍面臨高通膨或外匯控管等結構性經濟挑戰,使得「加密貨幣為基礎的準備機制」成為潛在的財政改革突破口。

特別是在因制裁或匯兌限制難以融入國際金融體系的國家中,比特幣與穩定幣展現出其獨特潛力。利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質與抗審查能力,這些國家有望打造獨立於 SWIFT 等傳統系統之外的自主金融生態系。例如,不丹已透過持有比特幣,實現部分地區貿易以加密貨幣結算,開啟突破性實驗。

薩爾瓦多導入比特幣後,帶動國內加密新創與觀光業蓬勃發展,顯示這類政策不僅具象徵作用,也可能帶動實質經濟效應。對巴基斯坦而言,建立比特幣準備金,預期能吸引外資、加快金融現代化,同時推進減貧與經濟成長等長期目標。

此外,加密貨幣還為無銀行帳戶人口(unbanked)提供嶄新的金融接入方式。只需使用智慧型手機與數位錢包,即可參與全球支付網路,解決長期存在的金融排除問題。穩定幣則進一步提升海外匯款效能,使移工向本國匯款變得更即時、低成本,促進金融包容與內需活絡。

然而,加密貨幣並非萬能解方。其價格「波動性」仍高,導入公共資金需高度政治共識與有效風險控管,確保整體財政政策能為民眾帶來實際紅利。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將加密資產策略融入更長遠的國家財政藍圖中。

儘管存在挑戰,加密貨幣仍為開發中國家提供規避傳統金融障礙、探索新型經濟成長模式的契機。比特幣的稀缺性、流動性與去中心化特質,讓其具備擔任國家戰略儲備資產的潛力。評論:未來,誰能搶先落實這項「加密國家戰略」,或將在新興國際經濟秩序中占得先機。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