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Web3 行業持續演進,到了 2025 年,「代幣上架策略」已從單一的交易所掛牌行為,轉變為進軍市場的核心規劃之一。根據用戶習慣與技術架構設定,從項目設計階段起便需考量代幣曝光途徑。而在這過程中,「多鏈支援性」、「用戶導入管道」及「社群擴散策略」成為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
面對上架生態的快速變化,新興 Web3 項目在選擇發行平台時也不再一味依賴中心化交易所(CEX)。反觀,包含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自動上架平台,以及代幣兌換管道等替代方式,逐漸擴展為主流選擇。這對於具備「多鏈部署能力」、以「小型社群發展」為主,或具傳播性質強烈的「迷因幣」項目而言,提供更彈性且友善的入口。
舉例來說,代幣交換平台 ChangeNOW 自成立以來,便致力於提供不同區塊鏈間的「即時兌換」環境,打造去中心化的發行架構。用戶無需註冊帳號或經過 KYC 驗證,便可直接進行以太幣(ETH)、幣安幣(BNB)、Solana(SOL) 等主要鏈上的交易,而持有平台代幣 NOW 的用戶更可透過質押功能提升參與度與流動性。
至於中心化交易所方面,幣安(Binance)憑藉其全球龐大用戶基礎與特色產品「Launchpool」,仍穩居大型項目上架的首選位置。透過將穩定幣或 BNB 質押來獲得新代幣的模式,有效促進用戶早期參與。不過,幣安也設有嚴格的審核流程與高門檻,對新創項目而言可能構成挑戰。但若項目追求「高度流動性」與「交易信任度」,幣安帶來的價值仍不可忽視。
在開放式市場方面,以太坊生態中的 Uniswap 本身即是上架最為便利的工具之一。只需創建交易對與流動性池,新代幣便可實現即時掛牌。因此成為許多「DeFi 初期試驗」、迷因代幣或 NFT 結合類資產的首選平台。惟需留意的是,Uniswap 並不負責行情穩定與流動性維護,開發團隊需自主管理,對缺乏經驗的創作者而言,具有不小風險。
在 Solana 鏈上,「Pump.fun」與「Jupiter」兩大新興工具也脫穎而出。Pump.fun 支援無需撰寫程式碼與預算規劃,即可透過單一按鍵發行代幣,專為迷因幣與實驗性內容打造極簡流程。Jupiter 則以其作為 DEX 聚合器的角色提供路由最佳化,自動匹配最優價格與流動性來源,使新代幣不需曝光即可達成交易。
總的來看,2025 年的代幣掛牌策略已不再是單一選擇,而是圍繞「市場定位」、「社群目標」及「技術路線」進行精準配置。雖然中心化交易所仍具領導地位,並擁有優異的流通規模與品牌信任,但其時間與資源要求不適合所有項目;相對地,DEX 與自動上架工具則因低成本與易操作性,成為迅速測試與啟動項目的理想選擇。
評論:最終,成功的代幣上市不能靠單一技術解方,而需結合「恰當時機」、「適配平台」與「有效導流機制」三者。在選擇上市管道時,項目方需明確掌握「代幣經濟模型」與「用戶活躍平台」,透過靈活運用不同上架工具與渠道,打造 2025 年最契合目標受眾的上市藍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