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紐約曼哈頓高等法院於 24 日(當地時間)批准 John Woeltz(約翰·沃爾茲)的保釋申請,此人涉及罕見而殘忍的比特幣(BTC) 綁架與酷刑案,引發市場對於加密資產引發暴力犯罪的高度關注。該起案件中,兩名被告涉嫌為了搶奪價值超過 1 億美元(約新台幣 39 億元)的比特幣,而對義大利商人 Michael Valentino Teofrasto Carturan(麥可·瓦倫提諾·特奧佛拉斯托·卡圖蘭)進行長達數週的非法禁錮與酷刑。
根據檢方資料,該起嚴重的加密貨幣犯罪案件顯示,即便是以安全性聞名的區塊鏈技術,也難以阻止犯罪份子對數位資產的蓄意侵害。John Woeltz 曾被羈押於紐約惡名昭彰的萊克斯島監獄兩個月,現已以 1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3,900 萬元)保釋外出,資金由其父親以現金與不動產混合形式提供保證。根據法院裁定,他目前配戴電子腳鐐,僅限於接受健康檢查與律師會見等目的外出。
值得注意的是,檢方控訴 Woeltz 與共犯 William Duplessie(威廉·杜普雷西)在事發前早已密謀,制定綿密的加密資產脅迫綁架計畫。檢方指出,兩人為逼迫受害人交出加密錢包的密碼,對其施以電擊、重物擊打、灌藥,並長達三週限制自由,甚至威脅其生命安全。起訴文件顯示,Carturan 曾被奪走手機與護照,且遭威逼進行羞辱性的行為,證詞亦指出他曾在階梯邊緣被吊掛。
針對此案,Woeltz 的辯護律師聲稱事件並非「酷刑」而是某種形式的「成年儀式」(hazing),強調「受害人具有一定程度自願成分」;不過檢方則嚴詞駁斥,指出兩名被告甚至威脅到 Carturan 的家人,顯示整起犯行具高度預謀性與暴力本質。
評論:該案凸顯「加密貨幣相關暴力事件」日益升級,並從網路詐騙演變為實體綁架等安全威脅。由於加密資產的匿名性與高價值特性,已成為不法分子眼中有吸引力的攻擊目標。調查單位亦在搜查現場發現一份「數位資產奪取手冊」,再次提醒持幣人應強化冷錢包儲存、安全認證與管理機制,遏止類似事件擴散。
目前同案另一名被告 William Duplessie 仍遭羈押中,預計雙方將於 10 月 15 日再次出庭。隨著針對「加密貨幣保有者」的個人化犯罪案件逐漸上升,也突顯出法規強化與資產保護技術雙重改革的急迫性。
留言 0